本文共计2055字
预计阅读时长:6分钟
01
如果可以,这本书请千万不要看,看了心会很痛。尤其是当你看完《杀死一只知更鸟》之后,请继续保留知更鸟赠与你的美好,不要手贱翻开这本书!
知更鸟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读起来是那么温馨且治愈,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白月光。
而这本书则会毫不留情的击碎这些美好,一切物是人非,令你猝不及防,令你痛彻心扉
我并不贬低这本书是本烂书,只是和知更鸟相比真的是云泥之别,尤其是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和内容方面,真的差强人意,有很多吐槽之处。
02
首先情节方面并没有知更鸟那么严谨,比如杰姆的死,文章说他是猝死,并且死的那天还在为斯库特的轻率而操心,但究竟斯库特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杰姆担心妹妹,后文没有交代。
再比如,杰姆死的时候,卡波妮逃离了,葬礼都没去,可后文又说卡波妮因为年龄问题光荣退休,所以卡波妮发生了什么事情致使她连最疼爱的杰姆葬礼都缺席
另外,斯库特去拜访卡波妮时,为何卡波妮会如此冷漠?姑姑亚历山德拉说自从那件事之后,镇上的人对黑人无法包容,而这件事又是什么
这些坑作者到最后面都没有填上,我可以理解有些情节不必说的太仔细,这样可以留给读者自己想象的空间,但是这本书所留下的坑明显让整个故事缺乏逻辑性。
甚至最后作者给斯库特安上了一个色盲的身份,给人的感觉都只是为了悬疑而制造悬疑罢了。
除了坑填不上之外,内容也过于单一。整本书无非就讲了两件事,一是斯库特回到小镇后到底要不要和亨利结婚,二是发现父亲抵制黑人投票,围绕着种族问题开始和身边人吵来吵去。
同样是讨论种族问题,知更鸟中展现这一话题时明显可以让我从中感受到同情、愤怒、开心、震撼等多种情绪的变化。
可《守望之心》却不同,全程就是斯库特站在自己的角度展开论辩,甚至后面我都觉得这本书可以换个名字,就叫《琼·露易丝的吵架史》,和姑姑吵完之后,和叔叔吵,叔叔吵完和父亲吵
关于吵架争辩的内容还十分冗长,几乎就是斯库特歇斯底里的喊着“我不听,我不听”,然后对方偏偏不直接说正事,非要拐弯抹角找例子来说明,全程就是不说重点。
甚至更可气的是斯库特的所说的话,她让姑姑去见鬼,骂自己的父亲是个两面派的狗杂种
这明显就不是知更鸟中的那个聪明理性的斯库特,就算是我们普通人遇到对方有可疑之处,也会礼貌找个机会把问题说清楚,而不是像书中这样绕来绕去,一个人绕就算了,还三个人绕
无语,看得真叫人心烦
03
这本书虽然有缺点,但还是会让人看到许多优点
至少在我从中看到了成长和爱情观这两个关键词
成长——这是所有人都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痛苦且难忘
如果可以,每个成年人大概都会希望自己不要长大吧,因为小孩子的你才可以永远承蒙父母的庇佑,每天无所顾忌的和朋友玩耍。上面是蔚蓝的天,下面是坚硬的地,你不知生计为何物,也不用担心死亡,不用面临分别,不会经历改变
可长大就不一样了,衰老死亡分别逐一而来,更痛苦的是没人会一点一滴的告诉你要如何成长
《守望之心》中二十六岁的斯库特,她的成长是什么
哥哥杰姆意外去世,迪尔离她远去,将自己抚养长大成人的卡波妮与自己形同陌路,青梅竹马与自己三观不合,曾无比崇拜和尊敬的父亲竟然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有些事情总是发生的突然,一夜之间,一秒之间,不给你喘口气的机会,成长是被迫的,没人会问你愿与不愿,你要独自消化身边最熟悉的人最陌生的改变
你亲眼看着身边的好友亲人慢慢活成了曾经口中最讨厌的样子,你不解,他们让你看看周围,世人皆如此
然后你要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他们曾为你建造的舒坦世界,带上假面具,再次笑脸相迎
最终一切都物是人非,甚至斯库特这个名字也变成了琼·露易丝,她想要逃离梅科姆这个小镇,她厌恶这里的束缚,但是她又贪恋这里的安逸
这无疑就像现实中的我们,想要在一线大城市大有作为,喜欢那里的朝气蓬勃,憧憬那里的机会,想在那里实战自己鸿鹄浩志,却最终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大千世界中渺小的一颗浮尘土。
想要回到家乡,却心有不甘,看不惯家乡的保守落后,但又眷恋家的温暖
我们想要拥有大蛋糕,把它吃掉,又想让时间停止,停在最开心的时刻,但是我们做不到,终究要做出选择
你看,大人多矛盾,多贪婪,又多无奈
这就是成长
04
最后再说说爱情观,书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句话就是,爱你相爱的人,嫁则嫁你的同类
你爱的人可以丑,可以帅,可以风流,可以倜傥,可以善良,也可以无恶不作,但你要嫁的人则一定要门当户对,还有相同的价值观。
亨利很爱斯库特,但是他们不是一类人,斯库特从小家庭优越,无忧无虑长大,未经人间疾苦,可亨利不一样,父亲酗酒,自己半工半读,好不容易才有了机会继任阿迪克斯的事业,这是家世的不同
斯库特正直向往平等,不喜欢约束,但亨利却喜欢权力,他反对黑人与白人拥有平等的权力,这是三观的不同。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吧。
哎,大人的世界就是这么麻烦,常常为了一件小事而苦恼,所以,还是不要翻开此书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