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片刻:一场大雪之后,京城陷入了冬日的寒冷,冷风戏虐,雪花堆积。为了安全起见,我选择了公交出行,所以回家需要经过四环的天桥,天桥上总能遇到一些各形各色的人,然后,望着她们的背影,思考爬上脑门。
在四环的天桥上,我裹着羽绒服逆着呼啸的寒风向前走。走到天桥的尽头,在我的右手边,我看见一位二十三、四岁模样的姑娘,两手拎着庞大的购物袋,步伐艰辛,她吃力的样子很显然袋子里的东西不轻,但是她的脸上却呈现的是心满意足表情。
我看了看购物袋的外包装,那都是一些牌子的标志,熟悉的包装,我猜想,那是从万达广场的扫荡回来的。
是的,一定是刚刚购物血拼回来的姑娘,从购物袋的包装以及数量来看,再以我的经验,那些物品算得上血拼的,价格不会少于两千以下。
因为,曾经,我痴迷于逛街,也是疯狂的购物者,随便两件衣服,千元就上来了。
刚毕业的时候,没有明确的金钱观念,总是觉得购物要对得起我的付出,只要看上了,基本就要收入囊中,不管实用与价格,不管可穿性有多强,买回来了,心里高兴,别的就不管了。
所以,那时候,每每发下工资,就必须大逛一场,远的王府井、东单、西单,近的鲁谷万达,五棵松的卓展等等,衣服必定是首选的购物对象之一。于是渐渐的,便形成了每月都会购物的习惯,从衣服、裤子、鞋子、护肤品到饰品,只要是购物了,心情才愉快。
那时候,总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钱也会越赚越多,工资基本都花在了吃喝玩乐加购物上了。即便是手头剩了钱,也是想着各种花样把它花出去。
内心还故作笃定的认为,买房买车这样的大事,根本就是很遥远的事情。
可前段时间,一位一起毕业一起工作的一位同学,她说有买房的打算,并且是用来投资。我猛地回过头来一看,五年过去了,我确实也有独自买房的能力,如果从一开始就学会理财,学会规划自己人生,对自己有所控制的话。
同学是一个消费比较细的人,她买的任何产品都必须经过细心琢磨,货比三家,最后择优选择。她自然也不会在每次发工资的时候血拼一把,为了把自己哄开心,所以,五年的时间,她拥有了自己独自支付房屋的能力。
刚毕业,刚拿到工资的时候,我们都有过肆意花钱的阶段,但是理财与购物的比例,最好的越早觉醒越好,越早开始理财越好,因为,以后自由的人生,自由的选择很可能需要依靠当初着手开始的准备。
上周,在值班的时候,和单位的一位同事闲聊,同事说,休息的时候基本都想出去逛街,买衣服,吃好吃的还有就是打游戏。
同事刚参加工作不久。我说,从你身上我看见了我多年前的样子,那时我和你一样,痴迷于一件件挂在橱窗里的的美装,贪婪于美食的诱惑。可今年开始,却没有了一丝逛街的欲望。
因为现在,衣橱里还挂着三年前或四年前买回来至今都没有穿过的衣服,书柜里搁置着从王府井书店一本又一本带回来却没有翻开的书本。
那些曾经带给我短暂快乐的东西,现在我却一心想要挪走。越长大,越想简单,越喜欢留白,喜欢空荡荡的只有必需品的摆设。
上个月,我开始接触断离舍的方法,越收拾越上瘾,越扔东西越欢喜。
在整理与购物之间需要达成一个平衡,除了要舍得与自律之外,还需要有定期清理的习惯。
如今,看着别人不断往家里逛购的行为,内心都有一点点唏嘘。
但是,我知道那是每个年龄段都要去面对的过程,只是,我越长大,越想要留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