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试着回想一下自己的减肥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效的:已经坚持了一周的减肥饮食计划(过午不食、每天喝2L水、不吃夜宵),嘴巴开始有点馋了,但是不能放弃啊,于是又坚持了一天,终于在一次心情低落的夜晚,冲到食品店或者打开手机上的外卖APP,买回一堆零食,告诉自己,就这一次,其实,放弃或许就是从那一小包薯片开始,不过在你享受了咀嚼薯片的美味和清脆之后,局面其实还可以掌控的,一包零食对整个减肥计划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但是完美主义心态根本无法容忍这小小瑕疵的存在,索性堕落吧!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这常是完美主义者的口头禅与精神支柱,所以完美主义者经常表现为死板、极端、烦躁等。死板是因为怕失败,所以不敢作为到不作为,对失败的恐惧使他们如履薄冰,工作效益远不如其他人,并最终缺乏冒险精神等;走极端多是个人好强与错误的价值取向结合造成的结果,走极端者容易偏激,成为孤立主义,将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从而形成人生的痛苦生活;烦躁则是由于外部事物发展和外部意识与自己的理想不相符,或者与自己的意识完全对立时,所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这种人基本缺乏客观意识,其后果严重者易产生语言与行为冲突。
一个完美主义者,每天都在思考者,这会是应该这样做呢,还是应该那样做呢?这样做有好处和缺点,那样做也有好处和缺点,那到底该如何去做呢?这样就会陷入在这一种矛盾思维当中,要么是什么都不做,要么是在最后一刻才做出选择。
寓言故事《布里丹的驴子》,这个故事中,驴子和主人生活在一个叫布里丹的地方,主人在驴子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放了一捆干草,而两捆干草和这个驴子的距离是相等的,这让这个驴子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中,它一直在思考,到底该先吃哪捆草效率最高呢?因为两种选择的效率是一样的,于是它一直在思考,最终在思考中被活活饿死了。
完美主义者在思考他们所做事情的时候容易绝对化,也经常以灾难性的方式思考问题;一件小事的后果(比如说一个小错误)往往被他们夸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一件小事就足以让他们感到大祸临头。在他们这样的反应中,你可以看出是他们的固定心态在起作用。
不要试图突然之间就完全改变之前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循序渐进,不要让我们的身体产生明显的抵触。比如,三餐照旧吃,把主食和脂肪减少三分之一,或者把米饭馒换成等量的紫薯等粗粮;零食和外食不要企图完全戒除,频率和量逐渐减少;待身体适应之后,再一步步执行健康饮食方案。
锻炼也是同样的道理,很久不运动,刚开始吃不消那是肯定的,可以先从快走开始,到慢跑,从10分钟再慢慢增加,等体力和耐力增加了,再系统地进行各种高强度,针对性的运动,总之要让我们身体慢慢适应这个过程,不让自己产生明显的抗拒和抵触心理,而是享受和期待每一次的运动。
培养成长心态:能力是可以提升的
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这种心态的核心信念是: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工作,我们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聪明、更优秀。在成长心态看来,努力可以让我们更聪明或者更擅长于某件事情;努力可以激发你的能力并成就自己。
在这样的心态看来,我们没有必要立刻擅长某件事情。实际上,做些我们不擅长的事情反而更为有趣,因为通过做这样的事情,可以拓展我们自己,并从中学习。有成长心态的人不仅追求挑战,他们还以此充实和提升自己。失败可能会伤心和失望,但是成败并不决定一个人本身的好坏。实际上,失败是一个让我们加倍努力的理由,而不是一个让我们退缩、放弃和拖延的理由。
永远要设定最后期限,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推荐书籍《看见成长的自己》-卡罗 ·德威克
END.
如果你觉得本文不错,那墙裂推荐你关注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