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如此之快,之突然,有点始料未及。在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几个消息,细细想来,真是恐怖,让人防不胜防。
2018年11月08日进博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上展示了一款人工智能主持人。
一个人只要站在这个人工智能面前说几分钟话,这台机器机会分析好你的头像,面部及声音。随后,你让这个机器说什么,屏幕上就会出现以你的头像表情、口型、声音来说什么话。也就是说,如果视频对话,对方如果用这个机器人陪你聊天你都不知道,很牛吧。
引申一下应用,在一个咖啡馆的座位上方安装一个摄像头和麦克风,就很容易取得顾客的图像和声音数据,而且不知情。假如你是这家咖啡馆的会员,咖啡馆还会取得手机号码或者微信号码和基本的个人信息。只要再知道你的家人或者朋友的联系方式,就可以诈骗了。
假如我接到朋友的消息说需要钱急用,我的一般方法是打电话确认是不是本人,但是骗子已经准备好了我朋友的模板,我基本无法意识到对方不是我的朋友;好吧,我和对方视频,又怎样保证对方不是用人工智能制作出的?对于一个没有戒备心的甚至只有基本戒备心的人是没有办法不受骗的。好恐怖呀!
我想到一个小方法,就是说一个对方明知道不对的事情看对方的反映。
有一次在TED演讲中看到:一个无人机具有人脸识别能力,放飞后在全场那么多观众中自动寻找并飞到目标上空,然后发射了携带的唯一一颗子弹,打入目标的头颅,当时演示的目标是个硅胶模特,如果这不是演示呢?多么精准的暗杀!
前些天看到一个国外小视频,讲的是一个恬静的小镇路上只有一个青年在走,突然在他面前飞来一个无人机,无人机上装着一杆手枪,然后还有摄像头和一个小口袋。
打劫!光天化日下进行打劫。无人机里传出打劫的声音。青年只好把钱包放进无人机的小口袋里。也许你会说直接把无人机打落就可以了呀,也幸亏没有这样做,因为在这架无人机飞走的时候才发现高空还有四架无人机在监视着。
想想看,一个人随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控制几架甚至上百架无人机,只要飞机上携带上具有危险性的东西,我们就处于恐惧之中,而且我们不知道这个危险什么时候出现。
这种犯罪还不像普通犯罪--罪犯需要出现在现场,而是罪犯可以躲藏在另一个地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可以是分离,甚至骇客可以采用控制别人的无人机达到犯罪的目的。无人机如此,无人汽车,家里的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只要受程序控制的,那个能逃脱骇客的黑手。
这个如何避免,我想了好久,从普通人的角度真的没有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