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宋 / 无名氏 / 眉峰碧
有的人,苦于自己的作品老是不出名,而有的人,作品出名了,却不知道作者是谁,这或许也是不同的悲哀吧,比如今天要说的这首不知作者为何人的词,那可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就词作本身而言,乍看一般,再看有味,细品妙极。
这首词大概作于北宋仁宗年间,当然也哟可能更早。后来,到了诗词书画皆精的宋徽宗赵佶在位时,这位酷爱文学的皇帝,最喜欢做的一件事的就是自己誊抄一遍流传于世的好诗词,徽宗的书法被后世称为瘦金体,造诣很深,所以,自然就有个专门帮他搜集好作品的人,不管是柳永、晏殊这样的大家散落的作品,还是青楼中的才子歌姬偶然留下的佳作,都会搜罗上报。
这一日,有人又给宋徽宗送来了几首诗词,其中便有这首《眉峰碧》,徽宗皇帝读完,有些不解,这样平庸的作品怎么也送来了,可再看下面的一行小字,徽宗皇帝就有些诧异了,只见下面有一行这样的备注:“该作流传于坊间,柳永曾亲书于墙上,反复揣摩,谓之妙极!并据此而作《雨霖铃》。”
这一下,徽宗皇帝不得不重新审视这首作品,柳永他是知道的,婉约词宗,前辈词人里的顶尖人物,他的《雨霖铃》更是绝世名篇,自己都誊抄过三次的,居然却是源自于这首词?这能让柳永夸赞不已还自己抄到墙上反复琢磨的,那绝对是上乘佳作!看来是自己走眼了。
徽宗皇帝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品读这首词,一遍两遍三遍,徽宗皇帝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脸上开始洋溢出笑容,手拍书案轻声吟唱一番,不由得点头称赞道:“妙啊,果然妙极。”而后,便提笔誊抄,可到落款的时候却发现这词的作者不知道是谁,于是在之前送来的抄本上写道:“此词甚佳,不知何人作,查明奏来!”
这一下,皇帝御笔亲书,等于是下了圣旨,下面的人哪里还敢怠慢,立刻四处寻访这是何人所作,可惜,查访了一个月也没有消息,据说柳永也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张榜一月,也没人认得,无奈之下,只得回复徽宗皇帝,查不到何人所作,徽宗皇帝只好找出自己之前誊抄的作品,在作者那里写下了“无名氏”三个字。
说完故事,还是来看看词作本身妙在何处。这是一首书写离别的词作,开头,写的是两个爱人久别重逢却马上又要分别的场景,作者再次握着女子的手,看见她伤心的眉眼皱成了一团,才刚刚相处了几日,都还没看够呢,怎么就忍心又呀分离,就好像让至死不渝的鸳鸯形单影只一般。这上阕,写的是作者在旅途中对发生于不久前分别情景的回忆。
下阕就回到了现实,傍晚投宿到野外的乡村驿站,却一整夜的风雨交加,让作者越发愁苦的失眠了一整夜,最后便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窗外的芭蕉和窗里的人是多么相似啊,芭蕉书被连绵不尽的雨丝不断击打,而窗里的人,却被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反复袭上心头,这一滴滴打在芭蕉叶上的雨滴,分明就是敲打在心头啊!
全词要表现的,就是一个“愁”字,为什么愁,怎么个愁法,到底愁到什么地步,这是层层推进,也是互相映衬的,这词好就好在,上阕寥寥数语,便清楚的写明了乍聚还离时,男女双方的表情,心情,离情,着墨不多,却很深刻,就像一个煽情的电影片段呈现在眼前。而下阕,也仅用了一个比喻,便将内心的千愁万绪清楚的放到了读者的面前,就好似营造出了一个虚幻场景,你不深入进去,感受不明显,一旦进去了,就会让你一起跟着难受,跟着叹息。
当然,这首词到底有多好,能让柳永和徽宗皇帝这样的鉴赏大家都赞不绝口,恕老文我才疏学浅,也只能略知这一二,其它的,还需要各位自己去细细品读体会了!
——撰文——东篱若尘(文俊壹)——东篱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