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声音在呼唤,新入职场的鲜肉们啊,注意下自己的形象,面试前倒是把自己拾掇拾掇啊。
然而,事实是,无论你多么精心的把自己收拾了一番,若你无法让自己在面试的时候有底气,还是无法顺利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我大二那年,幸运地获得一次演讲机构的实习生面试机会。那会还不太讲究自己的形象,但想着这机会难得,也就按着网上的建议把自己整顿了一番。在面试当天,带上简历,穿上一条纯白裙子,踩着一双新买的黑色5厘米高跟鞋,素脸朝天的就出门了。
20分钟步行,2次地铁转线,和大概30分钟的步行,我总算抵达面试地点。那是我第一次穿高跟鞋出“远门”,没什么经验,自然不知道需要带上一双平底鞋换脚。走到地铁的时候脚后跟就感觉到丝丝疼痛,再磕磕碰碰到面试地点,我感觉自己脚要废了。
面试之前,我花了老长的时间做有100多题的职业兴趣倾向测试,然后做一份关于新闻评论的试卷。那是第一次做这些职业测试,感觉每个选项说的都不符合我,于是选的很慢,以至于旁边的HR姐姐每隔10分钟催促一次:“按第一感觉选,不用犹豫。”。那时候基于不了解又担忧“选错”,心里是万分焦急。当然,现在的我对这些测试路数已经很清楚了。
经过一番测试,终于轮到我了。上二楼面试间需要走一条曲折的圆形小木梯,高跟踩在木板上咚咚咚作响,上到二楼,有些员工下意识地瞅了一下我,我的内心是奔溃的。
进入到面试间后,我发现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和面试我的HR姐姐打了个招呼,然后她让我在对面小沙发坐下,她就和旁边的一个女生继续聊了。趁空档,我仔细观察她们,发现她们的打扮是那么的相似,精致的妆容,舒适又得体的服饰……言谈间,我感觉到,如果二选一,估计就是她获胜了。因为旁边的女生虽和我一样是来面试的,但却能大方地提自己的需求,和HR协调。
终于,HR在思考片刻,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我这边,让我做自我介绍。我按照原先准备好的腹稿,做了一番关于“在幻想中的自己”的自我介绍,这是我在之后回想起来得出的结论。很快,我被抓住了把柄。因为我在自我介绍中说自己善于与人交流,然后她问我与陌生人呢?我说还可以,她便让我当和她交流。我蒙圈了。出师不利,之后的问题更是越来越尴尬。
接着,她看到我简历写着有演讲经验,就让我即兴演讲,我就从平时演讲内容中随便找了一个,然后正正经经的站起来讲。匆匆忙忙也没有主题,效果是不好的。最后就是问期望薪资,上班时间。我都没底气大方提出来。
然后一圈下来,她又叫了一个人上来,这次上了一个男生,形象我感觉不太好。因为头发看起来油油的……但是接下来却亮瞎了我的眼睛。因为他说他有运营收费朋友圈的经验,HR就和他聊开了。他在社区里加了很多有意愿提高口才的人的微信,然后自己成立一个微信群,专门添加有这些意愿的人进群,条件是10元会费。然后平时在群里做主题讨论,就这样也汇集额一群人……
后来糊里糊涂的,我也忘记怎么就结束面试了,我也纠结了一段时间,到底是不是因为我和当天的打扮精致的女生形成鲜明对比,开场介绍又没做好,HR才会设那么多坑让我跳。
也是后来面试经验多了,我从面试小鲜肉升级成面试老腊肉。我渐渐能从这些回忆中找出自己当时的局限,我相信也是很多最初接触面试伙伴的局限。
面试,其实不是一场我们与HR的较量,而是我们与自己的较量。它旨在考验我们对自己有多了解,旨在给我们机会,去争取上任到一个和我们能力与兴趣匹配的岗位。HR,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桥梁,引导我们挖掘自己的能力去匹配企业的需求。
很多人面试失利,第一个想到的是:哼!这个看脸的时代。但其实看脸只是第一步,决定是否录取的关键是:你的工作能力与薪资期望与应聘岗位的匹配度。好比小庙留不住大神,大庙不待见小仙。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针对面试的准备工作,给大家提几个问题:
1.你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职业兴趣吗?
2.你目标工作的日常工作内容?
3.你自身具有的与目标工作匹配的能力是什么?
4.你性格特点中有特别符合这项工作和特别不符合的吗?
基本上把这几个问题理清楚,你就能在面试中坚守自己的主心骨,不因HR的各种提问而动摇。
下面给几点小建议:
1.关于职业性格测试
你可以做各种职业性格测试,但不要轻信各种测验结果给你下的结论。我就是那种性格测试坐下来,红蓝黄绿四不像的,相信和我一样结果的人不在少数。因为极少有人性格明显是某种个维度,多的是各种情况有一点的人。而职业兴趣更不必说,每种性格下面就由一大堆职业推荐,甚至很多是现在罕见的工种,让人很是头疼。
包括在面试时企业让你做职业性格测试,你也可以按照自己对测试的理解来进行说明。我当时有面试过一个和我性格测试结果完全不吻合的工作,但是,在我针对这份测试结果向HR提出自己的见解时,她看到的是一个对自己有清晰了解的人,这样的人是大部分企业都比较喜欢的。为了方便应对不同企业可能递给你的各种职业测试,建议大家面试前自己先找测试题做做,看看以你自己的角度看 ,这结果靠不靠谱。
记住,任何测试题都有它的优点和不足,它只是某些企业图便捷,用来方便HR定位你的一项工具,而不是你用来限制自己的理由。
2.关于目标工作的日常内容
这一点在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到,最便捷的是在网络上查找,但最靠谱的是多请教几个正在做这个工种的学长学姐。
当你深入了解了这点之后,可以自行返回第一项,看看它是否还是你的兴趣所在。
3.关于自身具有的与目标工作匹配的能力。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才能挖掘自己匹配的能力,记住,想象和现实往往是两回事,当然,如果有机会亲自实践那是最好不过的。
4.穿你觉得舒适的衣服,特别是舒适的鞋子。别以为你抹多一层粉就能给你加一分,也别以为踩上5厘米高跟机会就能多一层。
5.简历埋下的坑,请在面试之前自己想好对策补上。所有经历,只要你决定写在简历上,就要做好准备被拎出来提问的准备,别想着什么临场发挥随便编个故事,除非你演技了得,口才了得。
6.如果你有与目标工作相关的经历,重点拿出来讲讲。这个可能就是那压倒竞争对手的重要一招。
最后,祝毕业季的你们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