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到过马六甲两次,作过短暂的停留。却一直没有提笔写,因为马六甲有着厚重的历史印记,写起来有点沉重。
马六甲海峡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它连接了世界上三个人口大国:中国、印-度和印-尼。
马六甲沿岸三个国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其中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港口,吞吐量为世界第四。马六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正因为如此,它是兵家必争之地。
马六甲主要的景点有三宝山、荷-兰广场、圣地亚哥城门和圣保罗教堂。
那一次,大客把我们丢在三宝山,感觉它在城郊,有些荒凉。所谓的山只是一片高地而已。这里是纪念郑和下西洋曾多次驻扎的地方,这里有三宝亭,三宝庙和三宝井。
三宝亭在三宝山下,是纪念和祭祀客死他乡华裔先民的地方,三宝山上就是墓地据说也有不少是郑和的部下遗骸。三宝亭是乾隆年间一位叫蔡士章的人倡导建的。
三宝庙看起来像国内的小庙,屋子不大,披着红,挂着灯笼,台子上摆着贡品。屋内贴着不少剪报和照片提示许多名人曾到此访问,在当地的那些历史印记中,只有郑和是和平使者,所以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
三宝井已经被厚重的水泥板盖住了,旁边还有郑和的立身像。据说这口井是为了明朝一位远嫁的公主汉丽宝挖掘的。之前,当地人只会在河里取水,是郑和带领将士挖的井。
然而井后来却成了殖民者争夺的对象,在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争夺马六甲的时候,这口井留下了骇人的历史记录。
1551年当地柔佛人为了反对葡萄-牙人对马六甲的殖-民统-治,往井里面投了毒毒-死了200多名葡-萄-牙人,1606年荷兰士兵也在井里下毒暗-杀了不少葡萄牙人。
后来荷-兰人在这里修了围墙和炮台保卫这口井。
到马六甲不可不看荷兰广场,它位于马六甲河畔。荷兰人于1641年,打败了葡萄牙人之后占领了马六甲。建造了东南亚最古老的荷兰建筑群。
这里有几个小小的花园,和1904年建造的一个维多利亚喷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广场,四周是鲜红的荷兰风格建筑和教堂。还有一个荷兰风车。
红屋最引人注目,它是荷兰人建造的统治中心,后来英国代替荷兰统治了马六甲,这座房屋又成英国总督的官邸,1820年英国人把这座房子刷了红漆,所以一直就叫红屋。
整座建筑看起十分厚重,厚重的砖石厚重的硬木,听说是从荷兰运过来的,里面现在改做了博物馆,有一个郑和文物纪念廊,陈列着当时的一些钱币和相关图片资料。
沿着红屋左边上山,有个峇峇-娘惹博物馆,峇峇娘惹是马六甲特有的名词,是指15世纪初来到马六甲,印尼或新加坡一带的中国移民和当地原居民通婚产生的混血后裔,男生称为峇峇,女生则称为娘惹。
他们也称为土生华人,不少人到现在还在生活上保留着华夏民族的文化特色。
这套房子原是曾家四代居住的排屋,一看就是富裕大家气象:木制家具雕龙绣凤,云母屏风陶瓷花瓶应有尽有。
还有当时人家结婚、全家福的塑像,衣服色彩艳丽佩戴首饰都很具特色。
后面山上也有一尊郑和的雕像,佩剑而立,眼望海峡。郑和已经成了这里的神,被人敬作:“大伯公”来供奉的。
圣保罗山顶有圣保罗教-堂的遗址,已经看不出教堂的样子。山下有圣地亚哥城门也是残缺的,几百年了,它们对着海峡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狰狞。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课打卡10,打卡主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