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心第185天焦点洛阳中级一期分享(2019.2.22)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讲到台湾作家张文亮。相信他的作品《牵着蜗牛散步》很多家长都读过。当时我也很受启发,陪伴孩子着急的时候,当我恨铁不成钢的时候,我会想起《牵着蜗牛散步》里所说:养孩子要像牵着蜗牛散步,慢慢来,不能急。在这儿我想说的是,作家张文亮也曾是个不省心的孩子。回想年少的经历,他说自己是“已经被学校和家长放弃了的孩子”。他五年级防火烧试卷,中学被校长痛打,被开除,大学复习后才勉强考上。
父亲为此也曾暴打儿子,但是还是没有阻止儿子成为人间人厌的坏学生。为什么后来成了台湾最受欢迎的作家和教授之一呢?
因为,他上大学后,遇到了一个只收“异类”学生的老师毛松霖。毛老师告诉他,他是一个天才。在毛老师的指导下,张文亮找到了自己擅长领域,研究学术和写作。后来,真的成为了著名的教授,受欢迎的作家。
无独有偶,刚刚作古的台湾作家林清玄,有篇文章也讲过他的一个故事。说中学的时候,家里十几个孩子吃不上饭,非常的内心、自卑。他的语文老师请他到家里吃饺子,老师告诉林清玄,能吃上师娘饺子的孩子,将来都能当上作家。林清玄非常相信老师的话,发奋读书,坚持写作。当他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后,才知道那个时候班里很多同学都被请去吃师母的饺子。老师也跟很多同学说他们能成为一名作家。
两位作家的经历告诉我们,家长或者老师,若能给孩子正向的积极的暗示,孩子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生长。相反,如果家长经常指责、批评、给孩子贴一堆负性的标签,孩子也会认为自己不行。然后,家长说,看看吧,我说你不行,你真的不行吧。其实,不是孩子不行,是你相信他不行,那他就只能成为你说的样子了。
因此,多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能把事情做好”、“你一定会有办法的”、“这件事非你去不可”等等类似激励孩子的话,孩子就会更加自信、自尊,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更愿意尝试,更愿意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