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面有一个公租房小区。小区住户大多数是青椒以及来带为青椒小两口带孩子的父母。房子面积不大,正好满足一家人的住宅。
公租房前面的栅栏外有一块荒地,长满了野草,中间还有一大池塘。栅栏外荒地属于学校的资产。
夏夜,池塘的蛙声,小孩在楼下嬉戏声,老人聊天声,偶尔还有,飘着厨房做饭的锅铲声,散出的饭菜香——满满是生活的气息。
随着住的人原来越多,小区里的老人也越来越多了。学校的老师,很多都是靠着凭读书,走出乡村。从乡村来的父母,来城市里生活不太适应。另外,小区前不着店,后不着商场,买菜很不方便。
于是,栅栏外的荒地成为了父母们闲暇的去处,他们用废弃的凳子作为登高的工具,翻栅栏出去。开始种起了地。一开始,大家不好意思或者不敢翻栅栏,是零星的一两块地。后来,到了一定时节,菜长出来了。可以看到有生菜,葱,大蒜,南瓜等等。陆陆续续就有好多人加入种菜队伍,大家会互相比谁种的好,或者你家有他家没有的,互相赠送下。最重要了解决了买菜不便利的问题。
但是好景不长,学校突然要对荒地施工,填埋水塘。在受警告三天后,不知道老人们是怀有侥幸的心理,还是不愿意折腾了。绿油油的菜地在一夜之间就被填埋住了。连我看着都觉得可惜。我想填埋的不光是菜地,更多的是老人家心中的一份对乡村的牵挂和希望。日子又回到了往常,带娃,带娃,唠嗑。
再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施工暂停了。虽然池塘没有了,但是剩下的是一块面积更大的荒地。于是,家长们又开始种起了地。这波种菜更像是一种反抗,也更是一种加强版的思念。栅栏有些地方被人切割开,方便人进出。因为没有了池塘,大家每天从家里带水去浇灌。小区的父母们,把地开垦的越来越大,菜种得越来越好了,而且我还碰见没有种过地的叔叔阿姨也向他们种地能手学习。每次清晨在电梯里碰见去菜地的阿姨,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她不太会种地,还问我需不需要菜。
小区各个家庭的连接现在除了孩子的教养,更有了种菜的交流和菜的赠送了。
虽然,后面反反复复,小区物业阻止大家种菜,但是这帮父母们不死心,还是种着。虽然,期间也有警告然后铲除的。
但是在这次YQ隔离的长时间段里,小区的物业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父母们又开始乐此不疲得种起了菜。特别是买菜贵,还不能出门的情况下,大家对种菜又有了一种新的定义。
父母们在城市里种菜,是一种自给自足,更多的是一种对乡村的依恋。祖祖辈辈农村生活,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化,也在改变。但是,在父母的内容,变的是生活方式,不变的是对家乡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