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我在翻看孩子们的绘本,女儿看我的工具书,互换好像也怡然自得。今天看的这两本绘本也是第一眼就挑了出来,书中孩子们丰富细腻的感情触动了我生活中的点滴,反观自己处理孩子间的矛盾,更多的是平复表面上的冲突,对于内心更多的委屈,伤心,烦恼,或许我抵达和重视的还不够,磕磕碰碰的过程也是与他们一起成长。
绘本一 《红色棒棒糖》 【加】卢克萨娜•汗
一个亚裔家庭移民美洲的生活故事,妈妈带着三个女儿工作和生活,爸爸去哪儿了(呵呵呵),翻看了所有画面,真没有爸爸的生活痕迹,连衣柜里面都没有。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从妈妈在书中的漠然和无视即可窥见一斑。一天大女儿鲁比娜(目测6岁)收到了同学的生日派对邀请,开心的奔回家跟妈妈分享,正在给三妹喂饭的妈妈眼皮都没抬,二妹萨娜(目测3岁)却大叫着要一起参与,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谁愿意带这样的拖油瓶啊。下面这画面真的写实生动,每个多胎家庭的老大对这个都记忆犹新吧。
被剥夺了跟同龄小伙伴独处的派对时光,委屈的姐姐都能脑补出被朋友们指指点点的尴尬。不光是聚会上的任性崩溃,还连同姐姐的回礼也偷吃了。
跟朋友的聚会被打扰,自己珍视的礼物也被破坏了,姐姐终于爆发了,一阵追闹。妈妈的出现毫无意外的又将天平倾向了妹妹。“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只不过是一根棒棒糖你就不能分给妹妹吃?”这话我的妈妈对我这么说过,我也对我的孩子说过。再反省一次,放上女儿画的心碎的一天特别合适。
终于一天,二妹也分享她收到的邀请,跟姐姐一样的故事重演,三妹该上场了。姐姐毕竟还是姐姐,看到同样的烦恼降临在二妹身上,却放弃了报复,劝服了妈妈,让妹妹独自参加朋友的聚会。改变他们的是成长,自我意识的一天天增强,妹妹不再是围着大孩子转的小不点。二妹也将聚会后的棒棒糖珍惜的保存好,留给了姐姐,以此表示对姐姐满满的爱和歉意。
除了温情故事,小姐妹家异域风情的花纹装饰,首尾页跟孩子们裙子花纹相呼应的lollipop也让人赏心悦目;看着吵吵闹闹的小姐妹最终变得亲密和欢乐,似乎给整天纠闹在一起的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一点期盼,嘿嘿嘿,是不是大点就好了呢~
绘本二 《打瞌睡的房子》 【美】奥黛丽•伍德
一本蓝色基调的绘本,在雨天看是再合适不过了,可爱又有趣的童书;每一页叠加的句式,又引出一个新人物的出场,讲起故事来像是在读诗。
住在一个漂亮花园房子中的祖孙,没有太多场景的切换,故事展开的视角像是放在卧室中可升降的摄像机,快速翻看,像是播放动画片。六个可爱的人物一直都在画面中,只是在前半部分雨天静谧的夜晚,睡意朦胧时,一个个叠罗汉似的都叠到老奶奶身上,安逸舒服,相安无事。最强阵容中,视线拉倒最高,摇摇欲坠的床已经弯曲到极限,箭在弦上。只消一个----不安分的跳蚤,引发的连锁反应。
画面中生动夸张的动作,以及前半夜的层层铺垫,在此刻一下活动起来。窗外已照进明黄的晨曦。
被惊醒的一早,却也是欢乐的一早。女儿问我,床都垮了怎么还那么开心啊?他们为什么要不开心,大概是我们自己不开心太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