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难读?跟随名家走进《经典之门》,理解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

据报道,中国每年有近200万人自杀未遂,近30万人自杀身亡,150万人因家人或朋友自杀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

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是什么让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呢?在这个躁动的、人心被各种焦虑裹挟的年代,我们如何才能从容地安放好自己的身心?

图片来自网络

台湾学者薛仁贵认为:“中国学问最大的能耐是让一个不安稳的人变得安稳,一个不自在的人变得自在。《大学》中道:“静而后能安”,“知止而后有定”;在《道德经》中道:“致虚极,守静笃”;庄子道:“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明心宝鉴》道:“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更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而现代人如果想具备“世事静方见”的深刻洞见,不妨从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中汲取养分,习得智慧,过好这一生。而如何在浮躁的世风中静心读经典,其实是迫切需要一些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来做适当的引路。

图片来自网络

饶宗颐是被知识界中称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他曾指出:“促进欧洲文艺复兴的正是欧洲人对重庆研读古希腊、罗马经典的兴趣和热潮。”他更认为:“21世纪是我们国家踏上‘文艺复兴’的新时代,中华文明再次显示了兴盛的端倪。我们既要放开心胸,也要反求诸己,才能在文化上有一番‘大作为’ ”。

由饶宗颐先生领衔主编,汇聚大陆、港澳台知名学者精心撰写导读的“新视野中华经典文库”共计55分册,涵盖了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文学、佛学、医学等各个方面经典,由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发行后,在历年香港书展上,都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让读者更高效、便捷阅读这套丛书,香港中华书局又将55本最经典的导读抽出,结集为一套四册的《经典之门:新视野中华经典文库导读》系列,分为“先秦诸子”、“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等篇。这套丛书已经被华夏出版社引进到内地,使大陆读者有幸能读到简体版的《经典之门》。

我今天这篇文章着重介绍的是《经典之门・先秦诸子篇》。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这一“百家争鸣”的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后世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且不说,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杂家、纵横家对中国古代的巨大影响,就拿诗歌来说,先秦诸子对中国文化的构建与影响,是功不可没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歌艺术传统深厚,源远流长。自先秦以来,数千年来,诗人如云,名家、名篇辈出,如璀璨的群星闪耀在历史的天空,照亮中国文学发展的道路。《诗经》汇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多篇,大多数为无名氏所作,却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如果没有第一位专业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编哀艳兼幽怪,湘雨巫云万古悲”的楚辞之想象奇特,绮丽夸张,又怎么会有曹植的充满想象的《洛神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瑰丽想象;更别说李商隐的《嫦娥》的“云母屏风烛影深”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本《经典之门・先秦诸子篇》中,对先秦之前的经典进行分门别类的导读,在对儒家《四书》的阅读排序上,参考了朱熹的心得:“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自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大学》中有这样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虑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耳不闻,食而其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脾气、性情与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情绪不稳定,或牢骚满腹,或沉迷于某种嗜好而无法自拔,或过于忧心忡忡,就容易“心不正”,需要调节以“正心”。

图片来自网络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中国的传统儒家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有修身为本”。曾任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历史教授的汪荣祖先生更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传统教育素重学做人,而西洋则偏重传知识。五四新文化运动刻意西化,鄙视传统所重,今日反思,弊端已见。”

最明显的弊端,恐怕大家都能感觉到,那就是整个社会世风浮躁,各种焦虑蔓延。所以,时代也在呼唤着人心回归经典。

图片来自网络

与孔子在教育史上的“万世师表”不同,与他亦师亦友的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开山鼻祖。早在1000多年前,老子的书就被译成外国文字。唐太宗时期,大德高僧玄奘与道士陈学英等将老子译为梵文,让更多的人知晓了他的哲学思想。而被外国学者移译的外国典籍中,除了被翻译最多的《圣经》,就是《老子》了,即《道德经》。

《道德经》的今译版本很多,我尤为推崇的是台大哲学系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鼓应先生注译的《<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先生不仅学贯中西,还是位著作等身的当代学者。在《经典之门・先秦诸子篇》中,他对老子和庄子的导读,也甚为精彩。尤其是,陈教授关于读庄子的心路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从尼采进入庄子的十年间的思想变化。他对东西方哲学的比较对自身的经历的描述,真实再现了他的“为学向为道”精进之路。

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是,当他在走出“洞穴”后,看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真相后,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学者和教书育人的教授,他深切认识到:“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要破除单边思考的模式,要学习尊重地球村中各个不同的民族,并欣赏与包容不同的文化特色与生活方式,应该透过多边思考来相互会通,并在相互会通时仍保有各自的独特性。”

图片来自网络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千百年来,它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和气度,接纳、包容着远方、外来的文化,在与这些外来文化不断融合中,形成了优秀的华夏文明。在先哲们留下的浩如烟海的经典著作中,有先哲们与他人、与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智慧。在理性高度发达,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远古的人生经验和思想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吸引着你去走进它,在心悦诚服的爱上它的过程中,你的内心不知不觉地安静下来。

图片来自网络

让我们带着《经典之门》这把钥匙,去走进经典,让这套《经典之门》,成为你我2021年的必读书目,一起去叩开“经典之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46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68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213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66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59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25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16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84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2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3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9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7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18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8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38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60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