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于老师的这一章节,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初上讲台的我。
那时的我,眼睛里有学生吗?
还记得考上编制,我是毫无小学从教经验,非师范专业,仅有的经历,也只是在高中实习过两个月。
若不是面试前那几天,爸妈多次指导磨课,我想,也许不会成功。
可真正站上讲台,面对一年级的孩子们,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知如何组织课堂,不知如何管理淘气的娃们,在千头万绪的开学之际,在这自己的混乱之际,被肖校推门听课,结果当然只有一个:很不堪。
上课的内容,是拼音aoe,我竭力运用自己的强项,开拓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说话。
可却犯了第一个大忌:私自把品德课,换成了语文课。
那时的单纯想法,想着校长来听课,那还不是要听正式一点的,品德课都是在训练常规,如何能听?反正也都是自己的课。
私自调换课表,这是教学事故。
我惶恐不安,决定接受狂风暴雨。
肖校温和地说:能考进来,都是相当不错的。你觉得你这堂课,成功在哪,失败在哪?
没有一丁点成功,我回答。
那倒没有,至少没有出安全事故。肖校笑笑说。
一番交谈,我知道,我错在哪:眼中没有学生。
小学老师走进课堂,要目中有人。教案应烂熟于心,将百分之八十的思想集中在学生身上。于老师的这段话,现在读来,依旧使我惊醒,让我不敢忘却曾经的稚嫩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