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人借钱的经历,我反正是借出去过很多。
在我很小时候,家是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周围都是山。出去的路都是用大家一起用铲开出来的,也没有像现在的水泥路那样方便、畅通。那时候穷,虽然记不清是吃的什么,但是肉肯定是一年吃不到几次的。
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能给我的教育也就仅限于小学初中水平,所以,从那时起,我便养成了对钱很看重的习惯。
等到了初中的时候,是带着米去食堂换饭票的,而菜则是家里烧好来,带过去可以吃四五天,每个礼拜有且只有5块钱的生活费。那时候的5块钱,我已经觉得是很大一笔钱了,非常不舍得花,每次周五下午回去都能剩下个三四块钱。
很多人说那我是节俭,那时候我听了非常高兴,从此更加小心翼翼的花每一分钱,别人跟我借个五毛一块的,我都非常的心痛,怕他们不还。
慢慢的上了高中和大学,家里的情况也稍微好了一些,接触的钱也更多了,但是对钱的欲望还是没有减,姑且称之为占有欲吧。
因为父母知道我花钱比较节省(在现在看来很多还是不该花的),所以一般会有些余钱,相比那些在学校就已经是月光族的人来说,就经常是借钱的对象了。
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位在我眼中印象不是那么好的同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在玩游戏和抽烟这些不良习惯上大手大脚的花钱,让我看了比较讨厌。
而当时他找我借钱,碍于同学的关系,而且他有百般花言巧语,信誓旦旦的保证下个月一定还,就借给他了。
结果就是,过了一个多月还没还,找他呢则是各种藉口没钱,而我明明还看到他口袋里那刚买的一包烟。
多次的沟通无果,最后他也烦了,说我怎么这么小气,不就是一点钱吗?我不好反驳,毕竟还是同学一场,面子也比较薄,就由着他去了。
没有经历过没钱的痛苦的人可能不知道,八百块钱对有些人来说,可能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数字,比如在马云和王健林眼里,一粒灰尘都算不上;而对于不是很富裕甚至很穷的人来说,也许是救命钱。
要借钱的是你,不还钱的也是你,好人没当成,倒成了吝啬鬼了。
从那以后,我借钱出去便格外的小心。
毕业工作以后,终于可以自己赚钱,自己做主了。
也许是在社会上经历过两三年的洗礼,在对待一些金钱的观念上,慢慢变的成熟,以前的观念逐渐变的开放些起来。
还有一同事,家里有钱,自己却是个月光族,看到好玩的、好看的东西就买买买,剁手都拦不住,所以一发工资还个信用卡就一分钱不剩了。
也算关系还好,借过很多次钱给她。
我比较不喜欢那种家里有钱,花钱却大手大脚,没了就借钱,也不记得还的人。她让我有点像这样的感觉,好像只有在借钱的时候才会想起我。
她就辩解道,你借钱给我,我还钱的时候可以找家里要钱啊。再问她为什么不直接找家里问呢,她便顾左右而言它。
不是说我不愿意借,而是这个借钱的理由让我觉得窝囊。人家只是把你当个借钱的工具,你却还傻乎乎的跟人家套近乎。
我有个习惯,就是做到尽量不欠别人钱。哪怕是临时借的,第二天也会想办法还。因为这里面的人情我觉得太重了。
当然,一些关系特别好的,金额不大的我觉得会稍微好一些,没有那么重的人情味。
或许对某些人来说,借钱就跟吃饭一样家常便饭,还不还钱看心情,也许哪天不记得了就忘了。要用到钱去问的时候,别人只是淡淡的一句:“哦,我忘了”。
一句对不起也没有。
借钱,很多时候我觉得还是好事,可以让两个人的关系迅速的靠近起来。
但是却成为一些人的提款工具,希望那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