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8年2月19日,大年初四,也是农历雨水节气,早饭后,我见屋外旭日东升、阳光灿烂,又是一个艳阳天,便和夫人商量后,出门开车接上母亲,陪她到蓬溪县的天福镇去看一个远房亲戚(她因腿有疾行走不变),但经过绵遂高速的红江出口后,就一路堵起,全国各地牌照的小车很多,看来回家奔亲访友的还真是不少,好不容易到了天福镇,却又因实行交通管制不让进入镇里的“核心区”,无奈只得放弃探亲的初衷,进入相邻的本县的青堤乡,这时已是十二点左右了,街上唯有的两家饭馆居然都因“包席”不接待我们这几个散客。当年,母亲在这里的供销社上班,工作了将近30来年,对这里一草一木对很有感情,但时值午饭时刻,大街上行人稀少,走过菜刀厂大门,看见大门处的销售门市部还开着门,柜台外无一顾客,我们又不好去打扰其他熟人,只有在古镇里闲逛一圈后,又驱车来到五公里外的洋溪镇,这里比青堤的人口多得多了,但大大小小的馆子仍然客满为患,这里没有象天福镇那样实行交通管制,大大小小的街道都停满了各地牌照的小车,我们又只有饿着肚子在街上闲逛一圈,最后到镇外桃花山上一个农家乐里解决了午饭问题,已是午后两点过了。
晚饭后,回到家中,已是差不多21点左右了,进门正换鞋时,比我先进屋的夫人说:“快看,快看,你儿子在群里说央视九套正在播《舌尖上的中国3》,里面有青堤菜刀!”我家建了一个亲戚的微信群,儿子因春节单位安排值班,在小金县水电站工地上未能回家,晚上休息时无意中看到该节目,细心的他还马上在电视上拍了几张涉及菜刀的照片发在微信群中。我心里一阵狂喜,忙不迭地打开电视后,上面已在说兰明路的坛子与泡菜了,当时,也不知道这个姓兰的也是射洪人.......
应该说,青堤菜刀与兰明路上了《舌尖3》,这是对今年所有射洪人奉献的一道大餐。第二天(初5),县委宣传部一位女性工作人员电话与我联系说:《华西都市报》的记者要来采访青堤菜刀是如何上了《舌尖3》的,青堤乡的领导说只有你才最清楚,能让记者直接与你联系吗?我当然只能回答说:当然、当然!
02
时间回溯到2017年,大概是三、四月份吧,也是射洪县委宣传部的一位男工作人员电话与我联系,说《舌尖上的中国》准备拍摄第三季,拟拍射洪县的青堤菜刀,青堤乡的领导说你比较了解,是否作点准备工作,迎接摄制组的采访。按照提供的电话,我与栏目组的人员联系上后,对方意思是正在寻求题材,可能因为我的“川普”让对方难以在电话里交谈更多的内容,泛泛说了几句而已。但我事后,将我过去为青堤铁水火龙闹元宵而创作的一篇文章《青堤铁水火龙的传说》内容加以修改补充,并将文章名修改为《青堤菜刀与铁水火龙的传说》,更加突出了“菜刀元素”。但事后各方未再与我联系,我也就慢慢淡忘了。
同年的六月中旬,射洪县政协组织人员赴北京大学举行学习,我是30年后才有机会再到北京。学习期间,又接到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的电话,说《舌尖3》的人员要来射洪了解青堤菜刀的事情,请我陪同。我言我在北京学习,宣传部的这位工作人员不知政协组织的这回事,于是我说,如果他们在北京有工作人员的话,我可以联系他们在这里交谈,于是告知了联系电话,我打过去,一位自称姓张的女士接了电话,约我到 他们的办公地点详谈。亲自参与到北京学习的县政协主席李晓曦当然是支持这件事情的,准许我请假前往,于是在6月15日这天,我一早从所住的北京海淀区体育中心宾馆打车,前往电话中所告知的地方,出租车驾驶员是个女司机,竟然不知这个地方(一个商务酒店),我不得不使用我的手机导航,结果快到目的地时,北京西客站的建筑物显著出现在前方,这里并没有那个传说中的“大裤衩”建筑物(我的确不知央视大楼在北京哪个位置)。终于找到目的地,结果标明的是XXXX公司,办公室室里冷冷清清,一位年轻女性给我倒了杯水后,说我要找的人打电话来了,她还在来的路上,要我在这里等着,然后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这里就是央视?这里就是《舌尖3》栏目组?我观察着简陋的办公室(其实就是租用宾馆的几个房间加以贯通),看着各自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员,我也不好询问,但心中充满了怀疑。说不是吧,房间里放满了有关与《舌尖上的中国》有关的画册及书籍,我随手拿起了身边的这本《一江之隔味不同》的书翻阅,随后又看了看旁边的这本《舌尖上的中国美食大全集》,并悄悄用手机拍了照,以留住回去回答我的狐疑。大约半个小时候后,一位胖胖的戴眼镜的中年女性风风火火闯进来,边放手提袋边对我说:“对不起,胡先生,路上堵车,可把我急坏了,让你久等了!”
这位就是在电话中已同我联系的张蕾女士,她稍事安排了其他一些事务后,就陪我在会客室里坐下来,先前给我倒水的那位年轻女性和另一位年轻女娃娃拿着笔记本也在旁边坐下来。张女士(我也不好问她的身份)首先就说了关于青堤菜刀的缘由,大致意思是《舌尖上的中国》已拍了两季了,主要是从地域及食材等角度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舌尖3》将从器皿与加工方法着眼,但主要目的还是要说到当地的美食,青堤菜刀的线索是扬州大学一个叫邱庞同的教授提供的,今天再请你来详细介绍介绍。我听到邱庞同这个名字,似乎熟悉,马上就想起这不是刚才随手翻阅的这本《一江之隔味不同》封面上署名的作者吗?我用不流畅的“川普”尽我所知,从青堤古镇的千年历史说起,力图从厚重的文化渊源来反应青堤菜刀,说着说着,一位年轻女娃娃大概为我吃力地说着蹩脚的“川普”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于是其他两位也笑了,张蕾女士大度的说:“你就用四川话说吧,只要说慢点,我们都听得懂!”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已快到12点了,我们终于要将交谈的内容谈完了,我也不知这三位女性到底了解了多少,但张蕾说了句话让我感到安慰,她说的就是:“想不到青堤菜刀还这么有故事哦!”我谢绝了留我共进工作午餐的邀请(可能就是一起吃盒饭吧),起身告别,心情舒畅地出了酒店大门,发现这里离北京西站的这个城门洞建筑可能不到1000米吧,于是也不管饥肠辘辘了,信步向这个没有去过但耳熟能详的地方走去,不白来一回呀。事实证明,真的是没有白来,我在南来北往的人流中东窜西拱,最后找到了回去的最佳路线(乘直达的公交车),来时打车花了几十元,但回去居然只用了3元,中午时刻,乘客稀少,我坐在双层公交车的上层靠窗处,惬意地浏览着北京的大好风光,途中依稀地看见了水科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招牌,30年前,我出差在水科院的地下室住了十来天,啃了一箱简装的方便面,那时一包简装的方便面单价为0.25元,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在北京只有这个“美食”才可放开吃。
03
回到在海淀区的住地后,我把情况向带队领导作了汇报,并在晚上,把我的这篇《青堤菜刀与铁水火龙的传说》与其他能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微信发给了张蕾女士。在北京的学习结束后,回到射洪,我又把情况向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作了电话汇报。《舌尖3》要来射洪拍摄的消息得到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反响,本土的知名网站《西部射洪网》还发起来让网友推荐哪些美食最能代表射洪特色的活动。大概在国庆后不久,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又与我联系,说不久后《舌尖3》的前站人员要来射洪了,除了青堤菜刀外,还有拍道与刀关系密切的美食,要我思考下如何配合,导演组推荐的是“火爆腰花”。我下来思考后,觉得“火爆腰花”虽然与刀关系密切,但不能代表射洪,本县知名餐饮的“龙头老大”裕宗大酒店的“焦盐肘子”这道菜最有射洪特色,于是我与县委宣传部的常务副部长李俊联系,说了我的意思,李副部长也认可,于是我到裕宗大酒店给其老板刘玉忠作了说明,刘总当然支持,马上安排人员购买了30把新的青堤菜刀,并叫来总厨师长亲自演练这两道菜,准备工作作好后,我约了李俊及其他相关人员上门亲自品尝,同厨师和刘总进行了意见交换,力图有射洪的美食与青堤菜刀“共舞”。
但后来事情起了一些变化,尽管在栏目摄制组人员不时与我电话联系的情况下,说不时将到射洪与我更深入了解情况,但在2017年九月份,有关方面通知我,言《舌尖3》方面对媒体上提前进行的宣传等活动有意见,要求我通知《西部射洪网》将其举行的活动取消,等等。事实上,后来摄制组来射洪县境内拍摄,都直接与青堤菜刀厂联系,而拍摄兰明路的内容,也大多在县内的文升乡进行,直到今年大年初四晚上在央视九套播出《舌尖3》的第一集后,这些才为我们知晓,而那道“火暴腰花”的菜,是一个扬州的厨师表演的对腰花的八种切法,虽与刀有关,但与射洪无缘,喜悦总是伴随着遗憾......
04
狗年的春节热热闹闹地进行中,《舌尖3》第一集播出后,《华西都市报》的记者周洪攀对我进行了采访,他不明白为何远在扬州的大学教授能向央视推荐青堤菜刀,我言千年古镇青堤的故事很多,菜刀只是其中之一,四川有句话叫“远香近臭”嘛。但青堤菜刀的确“香”了,在大年初七这天,临近中午了,我正在为侄儿的婚礼忙碌中,又接到周记者的电话,他言他的报道马上要编发了,但还需补充一些东西,因为我马上要以证婚人的身份上台作“重要讲话”了,但我也知道新闻人对新闻时效的重要性(不然为何这时还在赶稿件呢),我就给周记者说:我马上把菜刀厂侯老板的电话号码发给你,你直接与他联系,他知道的更多更祥,我马上给他去个电话说明你的意图,你过几分钟再打去。我打通了侯老板的电话,不料接通后,他竟然说:我这时在门市部忙得很,空了给你打转来!立马掐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