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星星出腐草,如排溪路照随船。清晖普遍三千界,小小为光正许然。”清 · 弘历《月萤 》
乾隆皇帝写了很多关于萤火虫的诗,证明他也喜爱这种小巧美好的生灵。几点萤火虫从水边的草中飞翔出来,跟随着我的船头,仿佛为我前行照明。就算是月亮有遍布三千世界的美好光辉,也不妨碍萤火虫,自在发光,它们有着自己的尊严和使命,奋力点亮自己,照耀行人。
乾隆皇帝当然是暗喻他的理想世界。
如果他是明月,那些各司其职的官员们,也应该是萤火吧,恪尽职守,发光发亮,打造一个立体向上清平的世界。他喜欢萤火虫那种为光许然的笃定之美。是生命也是精神的力量。
这首诗真心不错,因为每个萤火虫,都是这样的辛勤而快乐。
这是一首正面拟人描写萤火虫的诗。
如今,随着城市化建设,城市的人已经很少看见萤火虫了,但是萤火之光,曾是我们这些许多在农村生活过的人的夏夜记忆。
萤火虫是衡量当代自然环境优良的一个重要的物候指标。
从现代的气候指标来看,水土清洁干净,人烟稀少,人烟静气的环境居所才有着如此萤火虫飞舞的盛况。
而如果想看到漫天的萤火虫,那就说明自然生态非常好。
古时候就有不少关于萤火虫的励志故事和浪漫故事
“竹风吹动草根尘,熠熠高低自照身。
每夜囊盛光到晓,书斋送与少灯人。”南宋末 · 王镃《萤 》
这是读书人文化上的浪漫。
又是一年盛夏,风吹竹叶,草根也被吹动,吹起了无数的自带光明的萤火虫。
我将萤火虫用纱囊装起来,送给书斋里的读书人,让他们效仿晋朝车胤的读书故事。
这是精神上的勉励和美好。
实际就算读书人,看到一囊的萤火虫,也未必真用来读书。
晋朝车胤 ,少年贫寒,家里没有油,点不起油灯,夏天的夜晚,他用干净的纱布,捕捉数十个萤火虫,悬挂在书上,照明读书。这件事情成为后世学子刻苦学习的典范。
那么萤火虫可以照明吗?萤火虫可以照明,但是每只萤火虫的光,只通常闪烁一两个小时,且这种光是明灭不定的。
众多的萤火虫可以达到一枝蜡烛的效果,但是并不可能彻夜照见书上的字。
但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这个故事是真的呢?
古人物资有限,所以必须节省物质,就算是皇宫,也不可能一年四季通宵达旦的用蜡烛照明。所以夏夜必然和古人亲厚。最热的夏天,熄灭蜡烛,减少光源和火源。
萤火虫就变得分外可爱。
因为萤火虫光亮的清冷美丽。很多人的童年也有捕捉萤火虫的乐趣,将萤火虫放在小瓶子,小纱布里,带在身边。那是最浪漫的装饰。
光那萤火虫的光,就让人迷惑和好奇,生出各种联想。
“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隋末唐初 · 虞世南《咏萤 》
这首倒是写了萤火虫的可爱,那分明的荧光,飞舞而微弱,那萤火虫扇动着轻盈的翅膀。
萤火虫一定担心没有人认识它,所以夜晚也自带光明,好让人们发现认识它们。
萤火虫倒是不是为人类发光,它点亮自己,也源于生命和爱的动力,它是要寻找伴侣。
这是萤火虫的浪漫。
与前生定下的约定,我提一盏灯笼等你,我爱的你,可否今生准确相逢?
萤火虫的光亮本身也是爱情之火,无怪它的出现,总让人蓦然有着绚烂的心情,哪怕是这样让人烦躁的夜晚。治愈所有人苦楚的,只有爱情和爱的等待。
在夏天的夜晚行走,人们疲劳苦热时,清风凉气给人松了绑,思念开始浮出心海。
忽然萤火虫,飞来了,一只两只无数只,开始让夜色变得柔软清丽。
萤火虫们正是生命的旺盛期,那飞动流丽的轨迹,已经表达了生命的能量和快乐。
因为萤火虫飞舞带给人的视觉之美,也提升了人们心情的向上。
萤火虫如此自在和快乐,做人也应该要有这样的状态才是。
今日日落后,围绕院里散步时分,在往草坪走得路上,看到了零星点点的萤火虫,点点银白的、灵动的光,在草丛里漂浮。草丛里飞舞着蓝莹莹的萤火虫,像是从天上洒下点点繁星。于是乎我赶忙拿了一个网和容器过来,不一会儿抓了十来只,后来我找了一个罐头杯子,十几二十只萤火虫把杯子点亮了,在夜空中非常漂亮。
看着那飞动划过暗夜的萤火装点在瓶子里,蓦然生出夏夜里的奇丽,就像手执星光一样,也就忘记了酷暑和热汗,它清凉的冷光灯火,指引另外一种浪漫和心的飞翔。
夏天的虽苦热,然而还是有着酷暑中的美和美好,用来舒缓调剂心情,是最美好的。
好在萤火虫生命短暂,且只喝露水和花蜜,这样的囊萤,也不算残害生命。
不过善良的人,还是会将萤火虫放归自然。
后来,我还是放飞自然咯。
让那自在的生命,飞翔属于它自己的夏夜吧。
大暑节气后,流萤飞。
这是夏天夏夜的美好,萤火虫的出现,真正的秋天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