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仰望星空的读书郎原创!这是第30篇文章。
《资治通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全亡谓之愚人,德圣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任何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都在于个人的‘行为道德’,也就是包括心理行为和处世行为两种的综合。所以说,‘德者,本也。才者,末也。’这个‘末’字,不是说才是没有用的意思。而是说,一个人,自己的道德行为是根本,才能是由根本所发展产生的枝末。换言之,德行犹如树根,才能犹如树的枝叶,树根不牢固,枝叶是不会茂盛的。”
有德无才难成事
德”与“才”一直是选拔人才的两个标准,然而,究竟该偏重于才还是偏重于德,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历史上有德无才的人大有人在,比如刘禅虽然在德行上没有亏,但是其才能确实比一般人还要平庸,所以即使他贵为皇帝也难成事,最终还是落得个亡国之君的下场。再比如南唐后主李煜,他的才华在诗词上,而不在政治上,因此不适合做皇帝。
唐高宗为人正直,缺也是有德无才之人,所以才导致唐王朝一度血腥边野。由此可见,有德之人如果没有相应的才能作为衬托,想成大事也是很难的,但并不是说成不了大事,这个并不是那么绝对的事情。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一种情况。
有才无德办坏事
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所以说德比才更重要。一个有德的人,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危害到别人,虽然他没有能做出一番事业的才华,但可以克己修身、成就小我,也是不错的选择。有才无德的人就很可怕了,这样的人会运用一切手段来求得成功,才华越大,做出的事情就越坏,对他人就越有威胁。
司马迁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同样地,历史上也有很多有才无德的人。这些人才华横溢,但他们却把才华用在了谋取私利、勾心斗角上,他们的才华没有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反而害苦了天下人。
比如北宋的蔡京是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但他同时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只因他奸诈,“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中的“蔡”被人改成了蔡襄。
南宋的秦桧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在模仿宋徽宗字体的同时,自创了一种自己的字体,这种字体就是后来的宋体字。只因他是奸臣,人们才把宋体字称为“宋体字”,而没有用他的名字命名。
有此可见,品德高超是才能的师父,才能只有在高超品德的教导下,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有高低之分,品德只有正反之分。一个有品德的人,才华越高,整体的实力就越强,成事的可能行就越大;相反,一个没有品德的人,才华越高,整体就越差,办坏事的可能性就越大。
德行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才华。才华可以有很多等级,不同才华的人可以做成大小不一的事情;而品德只有好坏之分,一个人品德不好就不可能做出好事,即使他利用才华做出了很大的事情,这件事情也只会是有利于他自己,而不会对其他人有利。因此,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首先要考察的是德行,否则,很可能会引狼入室,害了自己。同时,我们在培养自己才能的时候,也不能忘了培养良好的品德,否则,再大的才能也不能成为成事的资本。
南怀瑾认为,一个能够成道、能从世上升华的人,或者要在世上做一番大事业的人,必须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全才”,一个是“全德”。全才已经很难了,加上全德更难。有才无德,入世很危险,不但危险了自己,也危险了世间;有德无才,可以出世修道,不能入世。所以,一个人要才德两全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