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末 ,和几个同事约定每日写一篇短章练笔,250字左右为限,内容以教学为主。我前后一共写了50篇,多数朋友圈内限制发送。一年过去,很多事情都已变化,晚间整理翻出,筛选部分录入简书,算作纪念。
此为其一。
01
“自由可以诞生纪律,但纪律诞生不了自由。”这句话说的是一年级管理。它也适用低段写作。
写作的早期,一定需要自由的表达空间。唯有自由过后,才能理解纪律。
小猫淘气。因为,基因决定了它必须在探索之后,明确领地。0-2岁的孩子智力发展主要依靠感官的触碰,大脑必须得到足够的信息刺激,让神经元经历筛选,形成正确的健全神经网络。
两个例子,都是自由诞生了纪律。反之的话,笼子里的猫是不敢出门的,同样,狼孩也证明着失去早期信息,人会变成怎样。
这些人人都懂,包括那些正在让孩子按正确方法写作的小学老师们。
02
小学教师专业性一直被质疑。原因无非是小学教的学科知识都很简单。但是,小学教学所用的仅仅是学科的基础知识吗?
当然不是。
其一,知识结构。小学生学基础知识。教,则必须了解该学科整体结构,知道该学科体系里概念如何建构。也就是说,小学语文老师和高中,甚至大学专业老师理解的整体语文结构应该是一样的。
其二,思维方法。学科思维是独特的,唯有理解该学科的思维方式,才能训练学生。也就是说,小学数学老师思考数学的方式应该是和数学家一样的。
以上所言,不是辨正,而是反思。事实上误会之所以形成,是我们自己丢掉这两条。
03
在读陈嘉映先生的《哲学.科学.常识》。
书谈及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对立,与哲学的毗邻和转化,试图说明世界不稳定性来自哪里。他在说,科学帮我们看清楚了世界,也让我们失去了整体的存在感。
我们当下的课程似乎正在对抗科学背景下的现代课程,想用综合的形式回到有意义的学习生活中去。所以,我们拒绝学科体系,意味着拒绝用严密的逻辑,严格的评测组成的课程体系。因为秩序是非逻辑的,是以人的自由和创造性为主的。所以,一切的对和错不能从外在的条例规定,而应该从人的自身意愿出发。
实际上,这将无比艰难,因为当下的我们都是被科学化过的人,我们做的事正在背叛我们的经历。
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我们能否首先创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04
时间空间之前,人,无能且渺小。我们需要活着的意义,需要对于自我的证明。
仪式因此而生。它让平凡的日子变神圣,以证明生命独特性。比如婚礼证明爱情,生日证明年岁,节日证明家庭,证明家族血脉的传承。
仪式在于精神认同。所以外在的规定往往一厢情愿。
不可想象,两个陌生人的婚礼会因为形式的繁华而神圣。也不可想象,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因为教堂的巍峨跪下,向上帝忏悔罪行。
仪式如果成了谎言,神圣被直接拉入深渊。商业的祭祖,文件规定的庆典得到的不是神圣,而是反讽。
所以,今天的很多仪式都在毁灭仪式本身。
05
我少年读诗词不少,印象最深的那几首,都是和小说有关。
射雕中七十九回,黄药师发现女儿痴恋郭靖,伤心郭靖已有婚约,忍不住心疼,引了汉代贾谊的句子:“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我那会深爱黄药师的潇洒不羁,多读了几遍,第一次有了对生活无常的恐惧。
读琼瑶一本小说,书中男主失恋之后填词,其中有“痴情空惹闲愁!任他人嗤我,怪诞无俦”几句,我多年不忘。现在回看,琼瑶写得稚拙。那会喜欢,大概是情窦初开,喜欢上了某个姑娘得来的共鸣。
金庸另有取李白诗歌《侠客行》同名的小说。我借书读诗:“十步杀一人,百步不留行。事了拂衣去,不留功与名。”这几句慷慨大气,我读得血脉贲张,恨不得一步出门,跨入江湖。没想到,后来真的江湖多年,没成剑客,但“拂衣无名”的事也算作了。
现在回想,这些诗词与我的故事多少有些联系。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愿景和文化的力量吧。
06
教研,谈及阅读经典。问是不是一定要读。答,未必。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这样说: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大致意思,经典的价值在于总能让书和你的气息契合,成为只属于你的书。
我读《小池》,满眼都是新月教室里的感觉,一切都是小的新的,孩子,梦想,都是小池意象所指。
今天讲《夜宿山寺》,有人读出美好境界。我却体察到李白的忐忑:欲上高楼,又畏惧天的神秘......
读西游,孩子们开始喜欢大圣的少年无畏和自由,后来爱上行者,因为唯他坚定,一路西行。
这些与生命联系了,有了个人的体验,经典才成为经典。否则,只是普通的诗和故事而已。读了就读了,不读也无不妥。
其实,和经典遭遇就像女孩的恋爱。所有人都说帅的男孩,未必要接受,唯有自己心一动,那么,就是他了。
07
营销学中有个上瘾模型: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
从认知角度解释:与已有经验结合,强调参与,挑战获得成就感,投入热情。
以此模型分析我们学习绘画史的过程。
首先,猜想人类为什么绘画,分享涂鸦绘画经验。(意义感、经验)。
随后,每天发放《希利尔读艺术史》的任务单(挑战)。第二天,小组协作汇报主题。相互评分。(参与与奖赏);请美术老师梳理绘画史,让原本朦胧模糊的认识更加丰富清晰。(印证 成就感)
这一周,教室讨论的主题是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是从神性到人的艺术变化.....(个体热情,文化气息)
所有的课程,内容可变,核心应如是。
08
说:任何行为坚持到21天,都会形成习惯。我不相信这个说法。
21次是一个外在刺激的量,它不能代表实际过程中,行为与现有经验是否融合,也不能判断实际过程中人的情感的投入。简单地从这个量来判断习惯的形成,并不科学。
那么,为什么这个说法会一直流传?
因为21天是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段(其实民间也有36天,81天的说法).在这段时间内,一些机械行为会因为长时间的练习,进入到无意识之中,不再需要调用工作记忆,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
所以,21天形成的习惯,一定是基于行为而不是基于思维的。写到这里,我有点伤感了。可惜......
09
读《希利尔讲艺术史》,孩子预习中有一问:史前绘画,美在哪里?
希利尔书中说,一种野性。粗犷,未加修饰的原始之美。
或许换个词更合适,本真。
何谓本真?百度一下,指事物的本源、真相;天性、原始状态。亦指真实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内心世界及外在表现。
用两首诗来证明:
其一:《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其二:《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两首诗里的孩子都如同岩石里的野牛,稚朴,简单,专注,投入,坦荡荡地天真。
这些诗这些画之所以美,是我们在怀念,怀念初上路时,那种活泼泼地真实。
10
读陈鼓应,看逍遥游里的句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
第一反应,合掌闭眼。
庄子说天地之正,在自然。
人不可有主观之心。喜欢这个,就必然有不喜欢的。有得到的欣喜,就必然有失去的痛苦。所以,这不是正道。正道是万物随心,心动幡动都不如随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而动。
要以世界的方式看待世界。世界要怎样,我就怎样。
关键在无我。无不是没有,而是空,空空如也,一切都可容纳,一切都可发生。
简单来说,我不是我,才有我在。我是我,我反而不在了。
所以,不执。闭眼,问我心。
坐看云起,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