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今年带小班,上次带小班五年前,曾经也带过几年小小班。
时代不同,同样工作,工作体验和感受已经不同,工作确实越来越精进,同事之间除了工作,也不会聊松散的家常,搭档也非常棒,认真负责,严谨,我们所有时间精力围绕工作展开,一天工作节奏快而紧凑。
这一届小班带的挺累的,事无巨细,比以前十几年工作细致多了。孩子也不一样,30几个孩子就是30几个家庭系统的呈现。
有的孩子活泼好动,同时也没有倾听能力,规则意识,顽皮程度和大班毕业班孩子那样。有的孩子内向,被动,不合群,集体里不说话,任何活动都是落在最后,而且一定要老师拉一把,才动一下。有的孩子古怪精灵,眼睛都会说话,老师说的每个指令都认真点头。有的孩子呢,3周时间过去,每天分时间段哭闹,别人哭,她跟着哭,吃饭哭,上课哭……当然,也有一半孩子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情绪稳定且愉快,开开心心和父母道别,和老师也产生了依恋情感。建立了规则意识,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游戏,音乐,玩具,故事都能激发她们他们的兴趣,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生活,这样的孩子老师是喜欢的,有成就感的。
不枉我们过去三周时间手把手教他们排队,洗手,如厕,吃饭,哪怕是午睡,在园的每个环节都要一一学。
直到今天,第三周的星期一我才感觉到那根弦可以松一下。一日的节奏不用那么紧张。
到今天为止,我们班还有几个女孩轮番上演哭戏,每天哭的对象还不同,有的孩子早上来时,哭一下马上被好玩玩具吸引了,擦干眼泪破涕为笑。有的孩子吃饭时,想妈妈了,这类孩子还没学会独立吃饭,所以能力不够的孩子才会依恋感特别重。还有的孩子睡觉时,无法适应,最好有大人拥抱着,陪伴着。
我每天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想妈妈。我们班级特色,只有女孩哭,现在家庭群体是老大上幼儿园,老二还在妈妈襁褓中。这类群体比较多。还有一类,父母散养的孩子明显规则意识更难建立,孩子无法安静的听老师说话,一分钟都停不下来。隔代教育的问题在我们班不明显,我反而觉得几个长辈带的孩子明事理。说明现在的奶奶越来越会带养孩子。在我们班,比较突出情况就是在本城市安家落户的一类家长,还没有意识如何带养孩子。
前几天,我儿子数学辅导班的一个数学老师,看上去特别小,其实也有25岁了,我开玩笑说,读书时是不是学霸。于是我们聊了一些话题,这位老师说孩子的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他不知道我的工作,所以我负责认真倾听。
老师跟我说,抓娃娃什么,比如吃饭的姿势,比如做错事勇于承担面对错误,而不是怪别人。总之一个孩子习惯到小学抓,就太晚了。
我非常认可,孩子从呱呱落地起就要积极引导,建立规则意识,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妈妈是孩子最重要他人,早期时妈妈要给到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关爱,照顾,这个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那么,现在很多家长一手抱着老二,一手牵着刚入园的老大,妈妈的爱,妈妈的关注怎么分?这是一门学问……我相信二胎敞开的时代,也将凸显一个新的问题,老二出生了,老大的心理营养还没给足,这个孩子上学自然哭哭啼啼,挂念着妈妈。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
二胎家庭爱要怎么给,先照顾好老大的心理需求,老大教育好了,老二还会差吗。
二胎家庭,爱要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