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三个模块:
一、投资理财中保值与增值的再平衡
二、企业经营中风险与隔离的早规划
三、 风险管理中保障与传承的再思考
首先宏观的层面,非典和新冠两次疫情不同国情的对比,经济大环境从增量时代转入存量时代,具体表现低增长、低利率、高波动、高负债,得出一个结论:金融投资的风险性增高。
人们常讲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然而我们以为的不同配置,最底层都是企业的融资行为。
当疫情、黑天鹅、少子化、老龄化,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和大趋势无法回避的情况下,企业赚钱越来越难,还款能力越来越低,金融资产风险凸显。所以高不确定性的前提下,风险产品多暴雷,银行又打破刚醒兑付,保险收益的确定性成为最大亮点。
我们要调整以往的投资策略,过去20年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国家大红利下,追求增值,机会很多,现在变成先求保值,再考虑增值。宁可错过,也不能犯错。因为有可能把以往的积累都输掉,却没有好的机会再重来。
真正的财富不只是数字的体现,更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当下到未来不是拼谁跑得快,而是拼谁走得稳活的久。调整转变整个思路之后,归结到一个概念就是免疫力。身体免疫力、财富免疫力,我们人生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做好这两点。
财富免疫力的关键就是充足的现金流。之前问卷里有关于储备现金流的方式,总结下来保险是最少人考虑的现金流储备工具。
所谓现金流要具备什么要素?首重安全性,其次流动性,最后才是收益性。
大家常常都有很多种类的资产,不动产、股权、股票、基金….很少人认为保险是储备现金流最好的工具。那么问题是,哪一个资产配置可以让你变现快、成本低、私密、灵活、长期使用?
最终我们要转变原有的投资习惯和思维模式,凸显保险工具的优势。因为我们必须面对的宏观现实在不断给大家教训,我们要了解宏观,摸清经济运行的规律和趋势,顺势而为,才能在别人都危的时候,把握存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