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地区留住教师人才的意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义务教育一直以来是发展教育的一项非常关键性的任务,尤其是农村落后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它被看成是发展教育特别关键性的一个方面。教师被认为是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有力发展农村教育的坚强基石。但是近年来农村教师流失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出现年年招教师,年年招那么多,教师力量总是不能满足学校需求现象。笔记有幸从事过教育工作两年,结合自身经历就农村落后地区就如何留住教师人才提出几点意见:

        一是人才培训使用评价机制不能一刀切。职称评定是教育系统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肯定,就目前教育系统评定职称还是以学历、以专业优先评定为准,严重戳伤非师范生从实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A是毕业211大学非师范生,B是毕业于普通二本院校学前教育师范生,A与B同时毕业并一起入职于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两人一同担任同一年级班主任,教学成绩不相上下,但是到年底评职称时,B只需交材料就很快拿到职称证书,A则需交一定费用再等半年才能获得跟B一样的证书。这无疑是对A学历及教育教学工作的否定,A产生强烈离开这一系统的迫切心理。

        二是要努力营造识才爱才用才的环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基层常态,同是工作于基层,服务于基层,要相互体谅而不是再层层加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笔者当时在学校工作时,每天要想尽方法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下班之余备课批改作业,是一件非常充实而又愉快的事情。但是每周一例会,从天亮开到天黑,校领导传达上级各部门会议精神传达各项政治任务,让老师感觉自己主业不是教书的,是要帮做好其他工作的,做不好就是惩罚,这无疑增添了教师额外的负担、挫伤教师本职工作积极性。

          三是要营造一个较为舒适便利的教育教学及生活环境。年年招很多应届毕业生,都留不住人,主要原因农村地区生活条件较差,应届毕业生都是从象牙塔出来,大学所在地的环境都是比较优越,一到村里落差较大。以及乡镇教育系统用人管理人的机制不灵活,教师间交流较少,不能给新任教师归属感。营造较为舒适的环境,乡镇教育系统的负责领导多关心关注教师成长,是留住教师不可或缺的途径。

        培养一名出色教师从三个方面:一是授课能力提高;二是教师专业理念培养;三是教师专业知识积累。如果能让教师享受到公平待遇,能得到应有归属感,能让教师生活质量得到一定保障,必能留住教师奉献于农村地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