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应装“避雷针”
我们的社会存在着很多危害孩子生命安全的错误观念,比如英雄主义、血性教育,父母应该教给孩子面对危险的正确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起辨别危险、处理危险的智慧。
拒绝盲目的英雄主义
我女儿上小学期间,在我觉得她可以自己坐公交以后,我都让她一个人坐车去上学。有一天,女儿放学回来很神秘地和我说,爸爸,你知道我今天在车上看到了什么样的人吗?我很好奇,问她看到了什么样的人。
女儿得意地说,车上有一些人的眼神很怪,被她发现了,而她的同学都没注意到。
我开始没意识到什么,就说,除了眼神怪,没其他特征了吗?女儿想了想,说,没有了,就是眼神很怪。
这时我意识到了什么问题。我就问女儿,你看到他们做了什么事吗?女儿说没有。我告诉女儿,你看到的这些和别人眼神不一样的人,很可能是扒手。爸爸想说的是,如果你下次看到他们有什么动作,也千万不要声张,因为这些人都有一颗比一般人邪恶的心,如果惹怒了他们,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况且你还太小,没有防范能力,他们在恼羞成怒的情况下,更可能选择伤害你。我相信,既然你都能发现他们的异样,警察很快也会发现他们的。
过了不久,女儿兴奋地和我说,爸爸,你真是料事如神啊,我又仔细观察那些人了,他们果然是小偷!我问女儿,你是不是按爸爸说的,没有声张呢?女儿说是的。我当时就肯定了孩子的做法。
这不是我在教孩子学会自私,而是我意识到,以往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中,对生命的珍贵程度、对生命的敬畏与重视的宣传远远不够,反而对某些盲目的英雄主义宣扬过甚,这对于孩子养成生命安全意识是极为不利的。
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有《王二小》这一课,是以诗歌的形式。王二小这个六七岁的穷孩子,生活在抗战这个特殊时期,一天放牛遇到了日本鬼子,他毅然决定把日本鬼子引到包围圈去,最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福建师大的林教授曾在一个讲座上说,他的孩子在上完《王二小》这节课后,回家问了他一个问题:“爸爸,你如果是王二小,会不会像王二小那样把日本鬼子引到包围圈,最后连自己的生命都牺牲了?”他当时就感到,这不是一个用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回答的问题。
林教授对孩子说:“说实在的,如果真的碰到这样的情形,我可不敢学王二小。”然后林教授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这样的大义,不是王二小这么小的孩子能够担当的,虽然我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对未成年人而言,对六七岁的孩子而言,让他承担这么重的责任不太适合,他幼小的心灵怎么能够担得起呢?
幸好,我们的教材编写人员已经开始对生命有了更人性更人道的认识,把越来越多漠视生命、不尊重生命的文本剔除出了教材,我们的很多学校也把赖宁等少年烈士的照片从走廊上教室里撤了下来,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美国的“9·11”事件中出现了一个华裔救火英雄曾喆,2004年,美国还把纽约曼哈顿唐人街上的一条马路命名为曾喆街。
在“9·11”事件当天的电视现场报道中,曾喆救人的情景出现了十几秒钟,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看见了。
对于这样的英雄,按惯性思维,我们的报道方式肯定是“寻找英雄的足迹”“他的父母是怎样教育他的”“他的老师是怎样教育他的”,以及“他的邻居怎么看着这个孩子从小就能见义勇为的”。但美国的报道不强调这些,他们强调的是,曾喆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具有救护能力的人,所以当其他人的生命遭遇危险时他挺身而出是应该的——他有专业素养,应该具有一种专业的责任感。
而对那些没有去救人的人,没有人会轻易地指责他们,说他们是懦夫,是怕死鬼,因为在美国人看来,没有专业素养的人要做的,就是要赶快撤离灾难现场。如果一个人没有专业素养,又非要去救人,就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2003年发生的衡阳特大火灾事故,有20名消防官兵因公殉职,之后他们被命名为英雄群体。但仔细思考一下,当所有的人都被救出来,房屋只剩下一个空壳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指挥官还要指挥官兵冲进去灭火呢?结果房子倒塌,造成20条年轻的生命丧生火海。
在我看来,如果当时的指挥官能够意识到生命比财产更重要,既然我们已经把所有的人都救了出来,那就应该让消防员立刻后撤,而不是再往里冲。这里面有一个价值判断,而这种价值判断在我们的教育中却很少被提及。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给予孩子的这方面的提醒也很少——生命比一切都重要,在任何情况下,首先要保护的是生命。
如何正确地面对“垃圾人”
我小时候,父亲特别忙碌,对我也特别地严格,所以我跟他在一块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但是我父亲有一次跟我说,你不要跟人家打架,但是如果实在躲不开非打不可,那你就朝着人家肚子打。他在说的同时还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动作。
这个动作后来我一次都没尝试过,但我父亲身上的那种血性、勇气,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有一次,我和朋友从福州坐长途车去温州。有人在车上抽烟,我就让司机提醒他不要抽了,但是司机就应付性地说了一句,后面那个人还在继续抽。
我就站起来大吼了一声:“后面的不要抽烟了!”听了这句话,后面的人马上说:“好好好,我不抽了。”见此情景,跟我同行的朋友就问我,要是后面的人不听你的,还继续抽烟,你会怎么办呢?
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马出门,结果刚到村口就被对面骑马的人撞了一下,马鞍撞坏了。这个骑马人就对对面的人说,你赶快帮我把马鞍修好,要不然我就会用我父亲的办法对付你。对方一听,赶忙帮他修马鞍。过了一会儿终于把马鞍修好了。他很好奇地问骑马人:“要是我没有把你的马鞍修好,你会用你父亲的什么办法对付我呢?”这个骑马人说:“那我就背着马鞍牵着马回家了。” 我的朋友听了哈哈大笑。我说像这样提醒别人抽烟的事情,你提醒了,就是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对方可能听也可能不听,即使他不听你的,你也大可不必为此跟他打上一架,甚至丢了性命。
说实在的,在今天的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一种具有“垃圾性格”的人,他们的人生很失败,他们因此对整个社会都存在着强烈的敌视心理,随时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而爆发。
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告诉孩子,这样的人是很危险的,有时候你不知道危险在哪里,但为安全起见,你一定要做到与人为善,一定不要因为一件很小的、没那么重要的事情而去伤害别人的自尊,或者刺痛了别人某一根神经,从而招来不必要的伤害。
今天,我们和孩子谈血性,首先要谈的应该是如何保护自己;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怎么能以更智慧,也更能保证自己安全的方式去帮助别人。
当然还需要有另外一种智慧,即当你遇到某种危险的时候,有一种放弃的智慧。一切不如生命重要的东西,都可以被放弃。
比如,在美国很多家庭中,女孩长到十几岁以后,很多妈妈会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一个安全套,并且会跟孩子说:“有时候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不幸降临的最后时刻,这也许能够帮助你不受到更大的伤害。”有很多人对此不太理解,会想这不是鼓励孩子提早发生性行为吗?你看,明明一件工具有很多种功能,但我们有时候就是会下意识地只看到最消极的一种,而看不到更积极的那一种。
有一次我女儿跟我说,她在街上被一个中年人撞了一下,她看了这个人一眼,结果没想到这个人不但没有道歉,还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孩子说:“爸爸,你觉得这人是不是太可恶了?”我跟孩子说,是的,他确实很可恶,但是你要原谅他,他长成这样子,是很值得同情的。孩子听我这么一说,一下子释怀了,很得意地说:“爸爸,我一辈子都不会长成这样的,因为我有你和妈妈。”
在跟孩子讲道理的时候,父母需要有一种转化能力,能从最糟糕的事情中,让孩子得到很好的启迪。
让孩子形成自己的智慧
我女儿读小学的时候,经常被她后排的一位男同学欺负。有好几次,她放学回来都告诉我说,我又被欺负了。我总是说,你怎么会被他欺负了?你就没有办法吗?孩子说,我没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一天,她又跟我这样说,我就告诉她,实际上你是有办法的,我相信你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孩子就问,爸爸你是不是说,我也可以打他呢?我说,爸爸没这么说,怎么处理是你自己的事。
之后的一天晚上,她回来后就很得意地跟我说,爸爸,这个事我已经解决了。我没问她是怎么解决的,只是向她表示了祝贺。
其实孩子是很善于思考的,有时只是因为父母替他们想得太多太周到,才会让他们放弃了思考。我们要相信,当孩子需要自己去应对某件事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就会生发出解决问题的智慧,当然,也包括面对问题的勇气。
前几年有一部电视剧很火,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时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成了流行语,虽然这个电视剧和儿童安全没有一点关系,但有很多人将这句话和孩子的安全联系了起来,并宣传说,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要教会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于是许多父母就将此作为金科玉律教给了孩子。
有一天,我回家时在家附近等绿灯,遇到一个四五年级的男孩,我问他,你今天怎么放学这么早啊?孩子看看我,什么话都不说。
接着我又问,你是不是就在温泉小学上学啊?这个小学就在我家门口。孩子还是沉默不语,只看了我一眼就往前走。
到楼下门禁的时候,他要按自己家的门铃,我用自己的门卡一下就打开了。这时孩子突然如释重负地开口说,你原来也住在这里啊!
父母有时候会把建立孩子的防范意识想得太简单了,认为只要教会孩子不和陌生人说话,就能安全了。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潜藏了某种危险。它使得孩子丧失了辨别力,不知道该怎样去区分好人和坏人,只记住了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可是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当孩子真的孤身一人遇到危险时,你让他怎么跟陌生人开口求助呢?
后来我跟那个孩子说,我经常在电梯里看到你,所以我会跟你打招呼,下一次你见到我,要跟我说话啊!那孩子很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就在想,什么样的爱,才可以既让孩子保持生命自然状态,又有助于引导他的心智成长呢?我们不能因为谨慎,甚至恐惧,就给孩子硬性规定,不能跟陌生人说话,这样很可能反而会害了孩子。
要相信,孩子其实有一种天然的辨别能力,只要父母恰当地引导与启发,孩子是能够分辨出好人和坏人的,其实这也是一种生活常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