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最近关于东北的故事很多,有好的有坏的,咱东北人的直爽、善良、大方都是有目共睹的,在这里咱不评说好坏,只说这些实实在在存在的事。
在东北过年的人,肯定听过以下几句话,让人记忆犹新。下面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势把这几句话呈现给各位。
大壮在外打拼了多年,今年荣归故里,带着媳妇儿回东北老家过年,多年不见的亲戚朋友都要赶在这个过年的时候见一见,聚一聚。
最虚伪的一句话:来就来呗,还拎啥东西啊!
大壮带着媳妇大年初一去大爷家拜年,咱东北人丢啥不能丢面子,大过年的,去拜年能空手吗?肯定不行,两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的进了屋,大爷一家人过来迎接,边接过大壮夫妻手里的东西边说:“来就来呗,还拎啥东西呀!”。
“一点心意,也没买啥”,大壮笑脸回应。
一家人欢声笑语,谈天说地,古今中外、国家大事,无所不谈,无所不包。
最动听的一句话是:别撕巴,给孩子的!
大爷家的小侄子、小侄女过来给大壮拜年,嫩声嫩气的说:“大叔、大婶过年好”,大壮一边回应着好好,一边把准备好的大红包塞给孩子,大爷过来往大壮手里塞,:“不用,孩子不会花,弄这干啥,来看看就啥都有了”。
大壮虎躯一震,把红包再塞回去:“别撕吧,给孩子的!”,大爷就笑呵呵的松了手,又接着聊别的话题。
在悲剧的一句话是:来,妈先帮你存着!
大壮他们在这屋聊的热火朝天,小侄子、小侄女屁颠颠的跑到另外一个屋里,拿着红包给妈妈显摆(看,炫耀的意思),他们的妈妈拿过去,看了红包的数量说,:“来,妈先帮你存着”,说完就把红包放了起来。
最害怕的一句话:查三数给我憋回去!
小侄子、小侄女看到红包被没收了,撇着嘴出去找奶奶诉苦去,他们的爸爸看到他们的表情,怕哭出来影响了大家谈话的兴致,眼疾手快,过去抱着他们就又进去了礼物,手指着孩子说:“查三数给我憋回去,1、2、”,东北长大的孩子都明白这句话的威力,多大的委屈也得憋着,立马就乖乖的回到妈妈的身边去窝着了。
最不算话的一句话:最后一杯再不喝了!
到了吃饭时间,一家人团团围坐,女人和小孩,不喝酒的匆匆吃完就接着去聊天了,喝酒的男人们,甩开膀子开始喝,推杯换盏,猜拳、酒令,花样百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表哥站起来提议:“来、来、来、我不行了,最后一杯了再不喝了”,众人举杯干杯。大爷红着脸说:“我大侄子回来了,你说不喝了就不喝了,来都倒上,倒满,我看谁没倒”。
新的一轮继续喝,连续几个“最后把一杯再不喝了”,根本就不算数,出去吐一圈回来接着喝,这个时候什么身体健康那都是后话,最重要的就是喝酒。
(文中均为化名,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