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津的作品总是理想主义的回归于昔日的田园;至于他那种在东方的乡土的文化驱壳中变异的现代形象,应是一种深层的富于哲学启示的精神象征和文化象征。”冯骥才评价李津的作品。
冯骥才不愧是个文字高手,我们看到这段文字,感觉和李津的画能有关系;但是先看了李老师的画,才不会说的这么高冷深奥,才不会感受的这么缥缈。
这是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水墨艺术家,取得的成就无需多言。不过在我们看来,活生生的人比他笔下的人物更艺术。这就是一位把生活过成艺术,然后取材生活再创造艺术的男神。
在李老师的作品里,食与色是绝对的主题。
老师本人就是个十足的吃货,这么说好像有些不尊重,事实上再贴切不过了。他有一个标志性的物件,一个提篮,到哪里都拎着。这个篮子里几乎从不断吃的东西。十年前有次在火车上,他突然就从篮子里拎出来个大羊腿,还问,你们要不要吃点啊?刚从饭局上撤下来一个小时啊!还有一次在香港约了朋友吃饭,午饭后,香港朋友提议出去逛逛,顺便尝尝几家不错的甜点;这哪里是随便逛逛啊,吃完了这几家的甜品,开始各种烧腊,完了又去吃晚饭,晚饭结束后吃夜市,一直吃到十一点多才回酒店。吃的随行的其他几个老师腿都抽筋了。要不说能吃是福呢!每次看到画里的鸡鸭鱼肉,心里只剩下对老师的膜拜。没有好胃口吃,也没有艺术情感去转化,对生活的感受寡淡了多少啊!
刚开始学素描的时候,买了不少西方大师的素描画册,里面有不少裸体图例,羞的自己拿炭笔都给涂成了墨团子。后来上人体素描课,模特一丝不挂的站在教室中间,还是不敢盯着看。大学快毕业了的时候才看到李老师的一些出版物。那些丰乳肥臀红男绿女的,在我们学生眼里都是“春宫图”。那个时候不明白,老觉得这个老师神叨叨的,画些小淫画。毕业十多年,见识了各种江湖画家,学院画家,也明白了一句话,“情色是艺术的源泉”。何况,老师的画不能单用情色去描述。他笔下的主人公特别像他自己。外形像,做的事儿也像。洗澡,按摩,吃饭,赏花,纳凉,亲吻,这些女人爱,男人也爱。这些事一本正经的人喜欢,声色犬马的更喜欢。这样的生活多滋润,多接地气啊。以前不懂,觉得他不正经,现在看来这才是最正经不过的男人了!坦坦荡荡地把这些享受表达出来,这才是人性最原始的需求啊。
学校里举办一场关于架上现代艺术的讲座,李老师是主讲嘉宾。他穿一件嫩绿的衬衣,配着深色裤子,胳膊上搭着一件粉红的西服外套,拎着他的提篮。他就这样子上台了,像是春日里一株海棠,呵呵!看看满脸的胡子,应该是枯枝上绽放的花蕾!同学们都笑,笑了以后就更崇拜了。美院里年纪大的教授一大把,个个老成持重,端庄有礼的,只有这一个,时尚有型!有个同学问,李老师,我们怎么才能成为像您那样的艺术家呢?他语重心长:一定要好好画,先要把画画好了。突然咧嘴笑:你们要成为艺术家,但是为什么一定要成为我 这样的艺术家呢?旁边的院长接到:你们李老师,是生活在艺术里的,想学他,先学着把自己的生活过成艺术!我们在底下笑,笑着埋怨,我们其实想听李老师说一些不官面的话呢。
画画的人很多,但艺术家很少,真正的艺术家更少。这位李老师是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