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和我舅并不是一个姓,这不奇怪,我母亲兄弟姐妹八人,在那个年代,吃饭是个问题。于是,母亲和三姨由我姨姥姥收养,她也便不随我外公的姓了。
母亲很聪明,在没有嫁到我家之前,学了一门缝纫手艺,不过只学了几天,便因为嫁到我家半途而废了。即便如此,她也会使用缝纫机,缝缝补补更不在话下,我小时候的衣服,都是她自己做的。
从我记事开始,母亲就有一台缝纫机,我记得是熊猫牌的,这是她的珍爱之物。有一次,她和我父亲吵架,缝纫机被父亲一怒砸坏,机身虽还完好,但木板都坏掉了。后来,找人修理好,她也不怎么使用了,那时家里的经济条件稍好一些,加上我也大了,穿着自家做的衣服土气,缝纫机的咔嚓咔嚓声便淡出了我的童年记忆。
母亲的婚姻算不得幸福,我父亲喜欢抽烟、喝酒,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借酒浇愁,加上他们两个性格都不好,喝醉酒吵架是家常便饭。我小时候就是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
当然,若说家庭氛围一向如此,那是夸大,只是隔段时间就爱吵架。这吵架,在我们村庄上,都出了名声。小时候的家庭暴力对我影响不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想和我是家中的独子有关,他们都疼爱我,他们即便吵架,也不牵涉我,父亲的性格这么暴躁,但在我的记忆中,对我从来没有打骂过。
农村人是害不得病的,生一场大病,家底就被掏空。有一段时间,家里的日子过得苦,养了多年的老牛被迫卖掉。那时节,祖母住院开刀,花光了家中积蓄,偏偏祸不单行,母亲也病了。人的记忆真是奇怪,我记得卖牛的那天,牛哭了,但却记不得卖牛筹钱是要给我祖母看病,还是给我母亲看病。
母亲的病是腰椎间盘突出,她躺在床上疼得掉泪。母亲哭泣不单是因为病痛,还因为他的儿子将要失学。那时候我结束了义务教育,将要去县城读高中,学费是一个问题,尤其在家底已经尽了的时候。后来,我是后来才知道的,那时母亲跟我父亲商量,说是她的病不看了,要把钱攒足供我上学。父亲没有同意,即便孩子不上学,也要看病。天无绝人之路,我也没有失学,母亲的病也住院看好了。日子,就这么挺过来了。
因为生活不宽裕,我和妻子都要上班,现在我的孩子也由母亲照看,老太太很喜欢她的孙子,和大多数祖母一样,甚至是娇宠。有时,我看不下去,便吵我的母亲,我真是太过分了。
母亲年龄大了,我偶尔会问她,看孩子累不累,她说不觉得累,甚至是一种享受。母亲常挂嘴边的话,是没有比看孩子更见成绩的,庄稼地中的农活,一年又一年,能有什么成绩,只有看到孙子一天天长大,才是成就。还说,过日子嘛,就是过得人啊。
母亲一辈子节俭持家,有一次她感冒发烧,我带她到医院看病,花费了七八百元,老太太回家心疼了好几天。我极少有的带她到饭店吃点好的,或者偶尔家里买一些稍贵点儿的菜,她都要跟我说,你看你呀,这些钱得能买多少鸡蛋啊,母亲衡量饭菜钱爱转化为鸡蛋,因为鸡蛋便宜,鸡蛋成了她心中的货币。
我长大后便不觉得母亲聪明了,她连手机都不会使用,多次教她,目前也只会接个电话,打电话都费力。她年龄大了,眼也花了,对这些新鲜的科技丝毫没有兴趣。但老太太偶尔能说出让我也要向她学习的语言。比如,有一次她说一位说话不靠谱、爱吹牛的亲戚,她说,“他如果说他袖子里有胳膊肘子,你都得去摸摸”。哎呀,老太太的语言修辞,真是绝了。
在我小时候,母亲教给我很多儿歌,当然,都是一些村俗歌谣,现在我几乎都忘记了,值得欣慰的是,我儿子已经会了好多首,真是后继有人。
马上到母亲节了,这虽然是西方的节日,但却值得每个中国人过一过。然而,我情感内敛,几乎从不在母亲面前表达我爱你、你辛苦了之类的,也没有买过什么礼物。今晚想到一些事情,便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