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温水煮青蛙。将青蛙放到沸腾的水中,在千均一发之际它便跳出锅外,死里逃生;而当把它放在温水中慢慢加热时,直到水沸腾时它也无所作为,直至浑身熟透浑然不知。
在心理学上,第一种情况被称为“危机圈”。它是一种对生存和环境产生危机感,力求革新和变化的环境。第二种情况被称为“舒适圈”。它是一种对现有的一切感觉适应、舒服,让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环境。
1.什么是舒适圈
舒适圈 (comfort zone,在不同场合中感觉到自在的程度) 意思是形容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在圈内游资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会做的事,所以我们感到很轻松、很自在。但是当我们踏出这个圈子的界限的时候,就马上会面对不熟悉的变化与挑战,因而感到不舒适,很自然的想要退回到舒适圈内。
但假使我们不刻意跨出自己的舒适圈,让自己有机会克服不同的挫折与挑战,自己的发展及进步就会很慢,也无法发挥潜力。 “离开舒适圈,习惯了不舒适就会重新舒适,舒适圈也就更大”
教育学的「舒适圈理论」说到:人长久待在舒服的环境下,会因为生活安逸而不想动脑筋;但若把人带到比较险恶的环境,人经历了挑战和痛苦,反而会变得成熟。 以自信心来说,“你的舒适圈有多大?”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舒适圈很小,总是怕被拒绝,因此不愿主动走出去与人交往。
2.你真的有那么舒适吗?
2019年的朋友圈在疯传逃离舒适圈,走向全新自己的话题。看到这些我觉得即可气又好笑。
怎么现在有这么多人觉得自己已经身处舒适圈,已经到了必须逃离的境地了呢?我明明觉得自己还没有舒适圈呀。
想起以前有个同学不想自己的青春浪费在整天考试、学习之中,于是每天上课都睡觉,作业都不愿意写,美曰其名:由由。
那段时间疯传着高晓松的一句话:生活不知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将这句话作为他的座右铭,在美梦中寻找他的诗和远方。
后续的故事是,同学本人现在还在复读,渴望可以考上一个二本,我现在甚至可以感觉他的压力和苦恼。
近几年总是出现激励年轻人人跨出舒适圈,追寻更大天地的话语。
鼓励年轻人上进,追求跟好的自己无可厚非,但如果将所有处境一棒子打死,告诉他们继续安逸下去无疑自取灭亡,这动机就有些可疑了。
在这样的言论煽动下,不追求去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似乎成了一件会被鄙夷的事情。
稳定的工作等于混吃等死,清心寡欲等于不求上进,等于low。
所以一大批人真的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圈,他们从零开始,他们喊着“冲鸭”,可是却不知道冲向哪里,拿什么冲。
我的那位朋友,恐怕就是不知道冲向哪里,而最终不得不回到原地的人。
3.你逃离的也许不是舒适圈而是焦虑圈。
2012年,一封辞职信惊动了国人,信上写着:时间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故事的主人公是顾少强。
后来,顾少强出了本书。
在书中,她写下了她那人人艳羡的生活的奥义:“其实辞职不是因为勇气,而是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底气。当然我要的也不多。”
“所以那些羡慕我的人们,你们想买大房子,想开好车,想吃好的穿好的,就不要羡慕我了。我的简单,你们做不到,还是安心工作,走自己的路吧。”
顾少强的话里,很重要的一个点是底气,其次,就是“我要的不多”。
她对于生活的把握是精准的,精准之处就在于,她既知道自己的能力,又了解自己的需求。
但是太多的人,是既不了解自己能力,也不了解自己的需求的人,他们一看到一篇煽动人们要“走出舒适圈”的文章就感觉到自己在舒适圈中即将完蛋,混吃等死。
那么这样的他们,要逃离的很可能根本不是舒适圈,而是焦虑圈。
逃离舒适圈,原本是指一种适当的、对于效率和发展都有益的焦虑,但是它在今天却被妖魔化成了一种含有过度焦虑的言论:如果你感到活得很舒适了,那么你就一定是在走下坡路。
其实想一想,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自己过得不舒适呢?
我们需要活得很舒适,但不是混吃等死,甚至也不是要逆袭成为任何一个角色,而是要不断努力地去调整自己的能力和需求的匹配程度,平衡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