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升初报名的开始,学校里挤满了往各个地方前来报名的学生和家长。才早上8点,教室门口的长龙已经排到了操场。家长们对于教育资源的焦虑在这一刻凸显得淋漓尽致。而与之相对的是那些懵懂的孩子们,他们站在汹涌的人潮里手足无措。这可能是他们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读书有如此大的竞争压力,也是第一次亲身经历升学路口的选择。
毫无例外的,填表,报名,最焦急的都是家长。他们一人一语的催促着,一人一句的询问着,把报名的老师也弄得焦头烂额。或许是每一年都要经历一番煎熬,我开始对这样的报名习以为常。今年不同于往日的事,我在报名的窗口遇到好几个手握着报名表,和家长一样带着凝重的神情,焦急而又有些羞涩的孩子。他们是为自己来报名的。
录入信息的时候,这几个孩子紧紧地盯着屏幕,捏紧的拳头放在桌子上微微颤抖着。周围的家长们看到他们也在不耐中多了几分谦和。一早上过去,报名人数超过1000人,而这1000人里,这少有的5、6个孩子让我印象深刻。
早上的报名结束,乌黑的天下起了瓢泼大雨,楼道里也挤满了等待下午报名的家长,只有少数几个孩子抬着手机安静地待在父母身边。走过他们身边,我又想起早上那几个自己来报名的孩子们那一张张羞涩紧张的脸庞,我惊叹他们的勇敢,更佩服他们的父母。
执教四年,我教了不少学生,也见了不少父母。同僚之间说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家教”。初中,是孩子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第一阶段,也是最为坎坷的阶段。青春期的躁动能把一个乖巧可爱的孩子推向狂暴阴郁。但也有孩子仿佛树叶在春风中一寸寸展开,你都不知道是哪一场春雨唤醒了他,他已经无声无息地长大。而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除了学校,老师的引导,更离不开父母的疏导。每一个来到办公室的家长都有这样一句话:“老师,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他小学……”,是的,孩子从前不是这样的,可能小学的他贪玩调皮些,但他总能完成作业考个好成绩,可能他羞涩内向从没有和父母有过忤逆争执。一到青春期,他们都变了,为什么?难道青春期真的如此可怕?
有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是教育的最好例证。我们今天所交给孩子们的一切,不只是在成绩上,更是在未来的生活里。每一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周围人对他们施加的影响的总和。举个简单的例子,小学时候,孩子做作业总喜欢东张西望,一份15分钟的作业他要写上一小时;到了中学,学习任务重了,时间更少了,写不完作业就成了常态。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么说呢?“他从前不是这样的,他总是能把作业写完,只是慢一点。”“作业太多了,他根本写不完嘛”“老师,你留他在教室里,让他做完再走吧”“我们说了很多次,他都不听啊”…… 如果时间再往前推,你会不会看见,是你在孩子写错一个字以后让他放下笔到房间去找橡皮(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提前让他准备好一切文具),是你在孩子还没写完作业的时候打开了电视机,是你为了匆忙出门而让他收起书包。孩子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时的,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再看看那几个敢于自己来报名的孩子,我可以想到他们未来会怎么面对自己的人生。六年级的他们,知道未来的大门在哪里,而这道门需要他们自己打开。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家长都不应该替孩子来报名,至少,你不该把孩子排除在外,这是他要读的中学,不是吗?你可以让他放下手中的手机,自己填下报名表,让他知道自己是如何走进这所中学的,而不是理所当然等着父母领他入门。我们现在替孩子写下的,不只是一纸报名表,而是他们对待未来的态度。太过心疼孩子的父母,不会养出心疼父母的孩子。他所得到的一切没有经过自己的努力,是父母精心挑选摆放到他碗里的,如果不顺他意呢?机场里把刀刺进母亲胸膛的留学生可能是这种思想的极端例证。
放不开手的父母是悲剧,而被父母一路牵着走向未来的孩子就不是悲剧了吗?被父母一路夸赞着听话懂事的孩子们,可能无数次在心里淌下委屈的泪水。更爱篮球,要为了比赛去学钢琴;不想在亲朋面前出丑,要为了父母的面子硬着头皮表演;想去更远的地方读大学,要被父母一句舍不得或者不放心而选择邻近的大学;想学艺术,父母说学这个吃不了饭而改学金融;毕业想去北漂,父母觉得不稳定而当了公务员;喜欢的女孩在外地,父母不同意而放弃爱情选择相亲。不能反抗吗?当然可以。只是父母那一句“当年,我为你……”的分量太重,孩子们无法反驳,挣扎之后还要背上“白眼狼”的骂名。这是多少人的人生写照,当孩子接受父母一次次的心疼,看着他们帮自己把路一节节铺好的时候,人生的方向早已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