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例会,外出学习的老师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
因为,好多年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所以,对于这种学习,极为关注,于是竖起耳朵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
第一位老师在河师大学习,提到了教师成长的四驱力:教学、阅读、写作、科研!
不得不说,殊途同归,所有的教学理论归根到底,本源终究是相同的。就像糊涂群主带领我们所做的一样,除了大家熟悉的常规的教学,重点放在了阅读打卡、日更写作、科研指导上!
常规教学是一线战斗的我们最为熟悉的,但是,熟悉不代表做的得心应手,如果,想要保证自己不断进步,那还是要不断学习,时刻反思,保证每天的自己,都是优于昨天的!虽然,还是那些教材,但是,要努力让每次呈现的课程,都有不一样的韵味!
阅读,应该是难度不大的,做起来,却发现还是有些不尽人意。原来睡觉之前,还能坚持阅读各种书籍,小说或者教育类的都有涉猎。从暑假开始,因为晚上要学习背字典,做练习,完成写作日更,之后的时间就显得不怎么够用了。所以,晚上临睡前,好久没系统的读书了。(除了给娃读的绘本)前几周,因为要研究课题,倒是抱着购置的专业书籍,认真读了几天,圈圈画画,还做了详尽的笔记,也还是有收获的!但是,当真正参与写作时,还是会感觉捉襟见肘之感。相对于群里其他小伙伴的文字,自己的文章因为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终究显得太过直白浅显,没有力度。
写作,是老师的基本功。从于永正,到李镇西,到管建刚,自己所看过的教育名家都提出这个观点。老师想让学生写作,自己首先要参与到其中。之前听过代编的讲座,他曾经提到:“读而不写,风行水上。读而后写,藕花深处。”因为想挑战自己一把,也参与的群里的日更活动,第一次,只坚持了一天,便不了了之。从十一月初,再次挑战日更,还好,坚持到了现在。
刚开始,或者还会考虑措辞,要求语音简略精美,随着每天的更新,要求似乎就有所下降了,有时候还会不小心出现错别字!
最最重要的是,就像学生写日记一样,随着日更的进行,原来的储存的想法说完之后,不一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咦,今天好像没有什么话好说呢!还需要仔细回忆,捋捋思路。
虽然有不足,还好,我没有应付过!那天小宝哭闹不止,我把未完成的日更提交,周末赶紧编辑更新!有时候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千字文”,停留在七八百字的文章,每周也有几篇!
阅读,似乎不经意间,也点亮了写作的灵感。最近在读专业书籍时,想写一篇关于写作的文章,基本思路有,但是遣词造句,以及其中涉及到的专业理论,还需要仔细搜集整理。
科研,好像对于光大教师而言,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其实,不够专业的我们,自然不可能像教育家一样,做过于高大上的研究。但是,从身边发现的问题入手,利用前人的经验作为指导引领,或者,会让自己有不一样的发现!感谢糊涂群主,事无巨细的一次次指导我们关于课题的各种事项!感恩群里小伙伴,一次次的提醒督促我们进步!
感恩相遇!
只有,磁场相近的人,才会更容易彼此吸引!
所以,也感谢那个一直努力的自己!
阅读,写作,科研,教学!一起努力,一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