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H依然是第一个到班上,8:30上班。每天到班上跟打仗一样,所以不到上班时间总想干自己的事情。前期把孩子三、四年级的作文整理了出来,准备印刷出来给孩子一个惊喜。
今天,到班上没有一点儿事做,心里却异常堵的慌。
老公今天没走,本来H想的挺美,早上6:00起来做饭,孩子由老公送。自己在家可以安安生生吃顿饭,好好洗把脸,认真抹一下、涂一下口红、画画眉,最重要的是昨天认真的过了个双十一,没来得及带孩子洗澡,吃完饭一定要洗洗头。
可事情总没有想象的那般美好!
H发现,老公在家的日子十有八九自己会睡到自然醒,与往常恰恰截然相反。在往常,早上醒来不敢再睡觉,怕错过6:00起来给闺女做饭的时间。很有意思,可能这就是依赖,至少是心理上的放松。
今天,一睁眼,已经是6:31,还是老公起床了自己才醒。H依赖性的问一句:“你做饭还是我做?”没听见老公回应,H一骨碌爬起来,只想裹个大衣进厨房,但又怕不穿裤子感冒,毕竟天已经冷了。
进厨房后,一切工序都象往常一样。锅里昨晚已经接好了水,打开火先烧水、搅面糊,然后准备要蒸的芋头和红薯。最后准备要炒的菜,花菜和笋。
老公也基本忙完自己的事情,走进厨房,给H帮忙,掰花菜、削笋。H也准备去厕所,然后洗脸、刷牙,做自己的事情。炒锅闲着,今天的早饭本来做的就晚,不能耽误孩子吃饭。于是趁时间,H把炒锅放好,炒花菜。满满一大盆,如果是平时,H肯定不会说,因为她已经知道老公做饭的“脾气”,要多炒菜、多做饭。也因为这事在厨房发生过几次不愉快,明明H想帮忙,说一句一盘菜的量太多,老公脾气就上来了“一点菜够谁吃?”
几次厨房不愉快后,H真长了记性,老公做饭H进厨房不说话——你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剩饭剩菜又不用我分包。找那不愉快干啥?
就是这样:人经过磨合就融洽了,事情习惯了也就好了。
做早饭,H已经习惯了。哪个点儿该做哪些事,烧多少汤、炒多少菜能掌握的恰到好处。甚至,连女儿几点起床、洗刷、坐下看书、吃饭,包括几点吃完上学都给女儿定下了时间。
可今天,H管的就多了,老公进去炒菜,自己该忙自己的就行了,上厕所、洗刷、洗头、抹脸、画眉就行了,老公在家,他乐意帮你分担,你还管那么多干嘛!惹得一家人没吃好饭,孩子挨自己一顿吵,父母心里添堵,老公扭头就走,一大早全家人怏怏不快,何苦呢?仅仅因为一句话去计较和硬撑。明明自己软弱,还要去逞强,活该!
大女儿只要没有陪伴,让她自己养成习惯真的很难,为这事儿也没少吵孩子,管的多了,吵的过了,对孩子的成长真的不利。也挺佩服孩子,一切都在努力适应着妈妈,按妈妈的要求去做。
H想想自己,是真累!工作、家庭,兼顾起来非常艰难,重要的是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一个还好,两个孩子,真是辜负了自己,难为了孩子,每日的争分夺秒只有H自己最清楚。最为难的是父母,每天忙家务、照顾两个孩子不说,还要为“鸡飞狗跳”的日常而烦心。(所谓的“鸡飞狗跳”,就是在让孩子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每天的提醒和督促,往往几次之后就是压抑不住的“大发雷霆”! 现在孩子逐步进入叛逆期,也有顶撞的时候,那更是另一番场景。)其实这些累还不算什么,H最担心的是自己生病,主要是生不起、不敢生;即便不舒服也没进医院的空闲时间。
静下来想想,真的是何必呢?孩子的习惯自己去养成,可能是管的太多,该让孩子自己操点心了,作业不及时装书包造成带学校,活该!床上扔一堆东西,只要她自己看着舒服,就好!内裤自己不及时洗,不穿!头想不起来洗,痒着!每天早读背一篇论语、每日一练数学、每天读一次英语、每晚的晚读时间不执行,不学会管理时间,那就荒着!
H暗下决心:从今天起,至少一周时间,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不管不问,最多是提前和孩子沟通好,每天晚上8:00,妈妈验收背论语、把每日一练的数学交给妈妈、英语每天至少读一遍,在群里发一遍。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管不问,全部时间交给孩子。孩子睡到几点是几点,不催不问。
老公在家的日子:大女儿吃饭上学和作业辅导,由老公去完成,老二的吃喝拉撒、陪睡、陪读,每晚的衣物洗涮,统统由老公包办;只要老公在家,H早上醒的早了做做饭,晚了就按晚的来办。过得要象个女人,晚上认真洗把脸,贴张面膜。早上上班前,照下镜子,也对脸关照一下。总之,H要自己管好自己,其余时间象空气一样的存在。H要做到“不惹事、不生事”,有的只是对老公的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