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零二十天,接到老家那边四个电话。
只要电话一响,我就知道——
如果是陌生号码,不是移动就是电信,不是保险就是卖房,不是推销就是那个……pian电话;
如果是熟悉的号,一定是如下几种情况:满月酒,喜酒,升学酒,吊唁,或谁谁病了。
暑假中升学酒最多。但算来算去,亲戚中只有两个考大学的。一个是弟弟家的小侄子,今年考了单招,不知道弟弟弟媳是否办升学宴,依我对弟媳的了解,大概率不好意思办。另一个就是伯家哥哥的孙子,复读一年考了特殊类本科,一家人喜不自禁,暑假肯定会大办一场。
结果两个多月仅接了四个电话,比预计的少。
第一个电话升学宴邀请,是一个同事打来的。同事兼亲戚,我表示祝贺,转了五百过去。
第二个电话是弟媳妇打来的,告诉我说大伯家嫂子得了A症,叔伯姊妹都去探病了,怕落下我一个别人背后嘀咕,特地告诉我一声。
虽然跟大伯家那个嫂子也没半点交情,但是人家都得那么重的病了,就花点钱表示一下吧。于是就转去五百。
第三个电话还是弟媳妇打来的,是通知喝升学酒的,是伯家哥哥的孙子的升学酒。但是,伯家哥哥反复强调不收礼,也没让弟媳妇通知我,是弟媳自己认为要给我说一下。
这是典型的既当又立的做法,是伯家哥哥一贯的做法。最后好人他当了,别人一分钱都不少花。
果然别人一分钱都没少花,弟弟他们都是一家五百。
这次我就偏偏一分不花。我很反感他的那种自作聪明,假惺惺。不直接通知我,从头到尾连一个电话都没有,以为弟媳妇肯定会跟我说,说了我肯定立即把钱转过去。
这次我偏不!
第四个电话是一个初中同学打来的,通知另一个女同学母亲去世。这回二话不说,立即转给他五百。
四个电话,两千银子。与以前任何一个暑假的人情来往比起来,今年花钱最少。
远离那片熟悉的环境,远离很多无效社交,远离不必要的人情礼节,心清净了,不必要的花销也减少了。
练控笔,画个缠绕,画个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