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大家解析下,3月末在自媒体行业强势上演的一部“宇宙大片”,这部影片可以概括为“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
导演:林正碌(哲学家,经济学家,艺术家)
女猪脚:王珍凤(农妇)
躺枪男猪脚:周春芽(当代艺术家)
出品方:某报微信公众号
剧情回顾:2016年的3月末,你一定被这篇文章刷屏过,《农妇200元一幅作品PK名家周春芽500万+大作,竟引起艺术圈激烈争论,当代艺术被啪啪啪打脸?》影片中的农妇就是王珍风,青岛平度市万家镇马二丘村农民,小学文化。另一个主角周春芽,当代艺术家,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后在德国卡塞尔综合大学进修,活跃于当代艺术圈,有“最贵在世艺术家”称号,两人之所以有交集是因为周王二人都爱画“桃花”和“狗”。
影片的中心人物___导演:林正碌,百度词条如下:
我还意外搜到了这样一条和林正碌有关的信息,看下图
还有,网友的评论是这样的,依然见下图
摘录一段采访,林接受成都商报的一段话,或许能帮助我们有个直观上的认识。以下:
成都商报:能了解下你的人生经历吗?
林正碌:我1990年高中毕业,高考成绩全莆田市倒数第四。我是理科生,高考总分700多分,我考了200多分。我平时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常得高分、再高难的奥数题都做得了,但高考时数学题就做不了,因为需要题海战术。高考作文,题目是《近墨者黑》,我写《近墨者未必黑》,得了零分。
1990年到1993年我到处流浪,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考了倒数第四。我去了很多大学,发现大学不是我想要的那样,那些大学教授也不能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我回到老家,发现有香港地区的人在我们那里临摹画画,每月可以赚2000元。我想学。他们说得学三年。我又问美术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说素描就得学五六年。我觉得可怕,就开始卖画、做生意。我1993年到2007年经商,做画框、商品画出口贸易,曾经生意做得非常大,破产几次,非常惨烈。
林正碌所说的“曾经生意做得非常大”,这个在自媒体的系列的报道上都有过描述:
“他成为中国行画贸易领域的巨头之一”
“高峰时一年出口额一两个亿”
“在迪拜、沙特都有自己的库房”
这对一个下雨天出门都要带两把伞的福(hu) 建男人来说应该不是件难事儿。
为什么要带两把伞?
这个都不知道!村炮!
林老师的生意起起落落,吃过亏,上过当,多次重来,又多次破产,在痛定思痛之后,他退出商海,并且一度沉迷于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脑洞大开的他,用自己无限的迷茫惆怅勾兑了些许哲学思考,写下了一本煌煌巨著---《数性宇宙论》。
这本书的完成,也让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超脱,他不再热衷世俗的功与名,转而投身到艺术教育普及的公益活动之中,并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口号:人人都是艺术家。
纵观林正碌的采访他必定会谈到:
1.政府推动文化产业,提升一个新经济时代开始的一个核心的经济模式,“文化产业当成了人类新的文化增长点的引擎”,以及《长尾经济学》中提到的农工业时代的物理性商品和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别。
2. 他会批判中国美术教育传统教学模式,林正碌在媒体采访时强调:“我不是对传统美术教育的补充,而是彻底的改变!这不是落后与先进的区别,而是错误与正确的区别。落后和先进只是时间问题,而错误与正确是相驳的。”
3.他必定会抛出自己的一套特殊的教学系统,而这套理论无外乎是他夸夸其谈的光学原理,自我认证,以及人类的归纳能力。
美术教育是一个科学的范畴,林正碌的教学实践是否能够实现对传统美术教学的颠覆,,也不是他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待检验。
客观来说,林正碌的这一套绘画教学方法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
1.他至少抓住本质技巧,就是所谓的“光学原理”,关光学在绘画艺术中的应用,尤其在文艺复兴以后,由达芬奇创建的,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为代表的一批画家首创了以光线为表现手段的明暗渐进法,对绘画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绘画艺术的发展中,光学的出现和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于光线的运用已经成为了现代绘画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林正禄把光作为视觉的本源来理解,所有视觉范畴都因光的物理属性而存在,在美术教学通过对光的解析和判断来建立绘画的体系,这点是无可厚非的。
2.至少他打破了常规,将专业概念和范畴常识化,去掉绘画的神秘感,给学员更多的信心。
3.去专业化,他说人人都具备最基本的结构能力、视觉归纳能力和色彩能力的基本认知,鼓励学员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个人理想的表现依据、表现形式绘画,确实颠覆了传统美术教学一步一步走的模式。
接下来要说的是,林正碌是怎样从默默无闻到议论中的焦点。
这里必须要说作为一个天然自带生意头脑的福建人,林正碌敏锐的捕捉到了自媒体在中国互联网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他嗅到了,依托互联网,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3月27日,林正碌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他说,如今是自媒体营销时代,王珍风的画通过朋友圈已经卖了60张,买的人都是懂艺术的人。他不否认炒作,认为是积极的商业行为。他说,他对王珍风的教学方法肯定比传统美术院校先进。
再看以下对话:
成都商报:你将王珍风的画和周春芽的画进行对比,从而引发争议。
林正碌:王珍风是独创的艺术语言,其当代艺术后面的人文背景和人文价值是,王珍风代表着中国个个农民都可以画得精彩得不得了,这具有天翻地覆的启发性。
成都商报:不过这容易让外界认为,你是在炒作。
林正碌:我从来无所谓他们说炒作。一个积极的创造力本身就是积极的商业行为。王珍风的画如果卖不到200元,她还会画画吗?商业不是邪恶的。
上图,王珍风作品,尺寸30X40CM,价格200元,已被收藏。
上图周春芽作品,据说要500万起。
“有人策划,就有人关注,原本只是茶余饭后的调料,有时候媒体的过分好奇反而成了帮凶,反而成就了炒作者。”原本林正碌的文章并没有多少影响力,是因为自媒体的转载,起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不管是挑战权威还是狂妄自大或商业炒作?林正碌都达到了目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或许还将继续在争议和赞赏声中,活跃在人们的视野里。
“人人都是艺术家”看似一句美好的祝福,给每个人一个圆梦的机会。但“七到三十分钟”就可以掌握一个“舶来品”的画种,画出美术院校四年培养都画不出的画,林正碌自创的教学,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我们不应质疑他“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美好初衷,但将王珍风与艺术家周春芽的作品进行对比,通过贬低后者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艺术理念,这点是容易被诟病的。
媒体永远是舆论的引导者,也许“农妇PK周春芽”的话题是时候该画上句点了。王珍风的艺术价值和林正碌的教学理念,应该交给时间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