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泼洒情绪,不是显得自己多理直气壮,而是层次低的体现。
我的亲人,都在老家小县城里,我一个人在外面生活,每隔一段时间,老家的阿姨就会打电话关心我的近况,除了对我日常生活的关心,还有思想情绪方面,担心我压力大,担心我受委屈。
今天的电话里,简单的问候之后,阿姨很关切的说到:一个人在外面生活,有什么不开心的,千万别憋着,找朋友多交流,别压抑自己,否则容易情绪积累,如果有了情绪,也一定要跟家里说,不要让情绪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我正纳闷,为什么阿姨突然跟我讲这些道理,紧接着,阿姨跟我分享了,一件刚发生在她身边的事情,一名研究生,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冲动行为,让自己名声扫地。
这名研究生,因为疫情原因,一直待在家里,每天就在家自己学习,写写课题什么的,能接触到的人和事,也就是家周围的人,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他家的隔壁,是一对夫妇,这队夫妇的儿子在外地上班,只有两口子在家,平日里,两家相处得不错,关系一直都很融洽,经常互相串门聊天。研究生在家的这段时间,跟这对夫妇的交流,也多了很多。每次见到,都会相互聊上几句。
时间一长,叔叔阿姨见他一直在家,每次见面,都要问他:为什么还在家里,为什么还不去上学,起初研究生没什么情绪,觉得叔叔阿姨是关心他,问得次数多了,研究生心里开始不舒服了,觉得叔叔阿姨每次这样问,是不是觉得,他故意躲在家里,不想去上学,感到很厌烦,也很委屈。
但研究生还是忍着,毕竟对方是长辈,还是好好跟他们交流。在家本就烦闷,早已不想待在家里,只是学校不开学,其他地方,也没有哪里可以去的,所以才一直待在家里。
可是叔叔阿姨这样的问题,并没有停止,甚至还延伸到,拿自己的儿子和他做对比。
这天,他完成日常工作后,坐客厅看电视休息,叔叔阿姨来他家串门,他们便开始闲聊,说着说着,叔叔阿姨开始追问他的职业,将来毕业了,有什么打算,等等的问题。
接着就开始说自己的儿子,谈自己的儿子工作,各方面都特别的不错,言谈间,完全能感受到这对夫妇,对儿子感到非常的骄傲。
他只是点头赞许,没想到叔叔阿姨,说着说着又开始来反问他了,大体意思就是:你现在天天在家,以后能找到工作吗,能找到像我儿子这样好的工作吗?
研究生越听越怒,觉得叔叔阿姨就是来针对他的,忍无可忍,语气上调,骂到:你们成天来针对我,你儿子了不起关我什么事,我成天在家,关你们什么事。
说完站起来,要把这对夫妇赶出去,夫妇感觉情况不太好,也就走了。研究生越想越气,越想越觉得心里不舒服,没想到,他们刚一出门,就遇到路过的另一户人家,便站在门口,开始嘀咕了起来,研究生听到,冲了过去,把叔叔一把推倒在地,骂了起来。
好在叔叔没受伤,马上被旁人拉回家,结束了斗争。不过第二天,周边的住户全都知道:这名研究生,在家无所事事,不听隔壁叔叔阿姨劝告,还做出殴打叔叔的行为……
在这件事情上,研究生做了情绪的奴隶,结果得不偿失,对他个人来说,是很不好的结果。
别人说了什么,那只是别人认知范围的内容。如果因为别人说了,低层次的话,而被激怒,理直气壮的去释放,这不是自己去把自己的层次拉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