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痛苦温柔以待

作者:张丽华

曾坚信“微笑也是一种修养”,但每每遇到痛苦之事时,

内心所有现在的或是过去的情绪都冲破温柔的牢笼,化作一

支利剑,将所有的悲伤刺进心头。我们无法拒绝悲伤,何不享

受这份痛苦?或许它本来就不是痛苦,而作为智慧的一部分

永存。

阿兰·德波顿在《拥抱逝水年华》中曾说:“即便是最好

的书,有时也应弃之不顾。”的确,在此书中,阿兰·德波顿

便是时隐时现地去评论《拥抱逝水年华》,借此来表达对待

生活的哲学。或许生活原本就如万顷良田,人们都希望可

以开满智慧之花,得以散发几缕幽香。在《拥抱逝水年华》

中,智慧化成一个个字,写在纸上,看进心中,呼入身体里。

智慧像两杯茶,一杯茶里装着老师传授的知识,毫无痛苦。

一杯茶里装的是生活本身,充满痛苦。正如佛家所言的

“空”字。一种为“无”,一种为“大有”,其实都是同一种结

果,只是有一个转化的过程罢了。生活不正是如此吗?任何

东西都会有轮回和转化,就好比花开与花谢,我们不能因

为害怕花谢而避免所有的花开。我们也不能只追求智慧本

身,而拒绝痛苦的轮回。温柔对待生活的痛苦,它是智慧的

前身。

或许,我们活出的,往往只是一个生活的梗概。在生活

的激流中,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幸福的时光上,而想极力忘

却痛苦的部分。还装作毫不知情地为已有的生活状态赞不

绝口。恭喜我们,都活出了最自欺欺人的姿态。我们为何不

思考一下根源?或许我们的不满与其说是对于往昔无可奈

何的追悔,不如说是起于我们似乎理所当然的活法。生活

中,遇到痛苦时,我们为何不换一种生活姿态呢?我们痛

苦,所以我们思考,正是因为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恰如其分

地了解痛苦。思考让我们知晓痛苦自何而来,并且探索痛

苦的程度,最终让我们平静的面对痛苦。

“快乐对身体是件好事,但唯有悲伤才使我们心灵的力

量得以发展”。痛苦通向了种种可能性,激发起我们的智慧和

想象力去探索人生的奥秘。若是再遇到生活的痛苦时,请温

柔以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