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刊登着本年高考考题和答案的报纸出来了。
小夕认真的洗完双手,小心翼翼从父亲手里接过报纸,好像接过了人生的裁决书。她关上房门,拿起铅笔一道题一道题从新温习了一遍自己的答案。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紧张,只觉得心跳的很慢,世界很安静。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放下笔,呆呆的看着窗外。街边榕树的影子在微风里,在地面上轻轻摇曳着,她突然像一个委屈的孩子放声大哭。她想起她顶着光环考进市里最好的高中,却只因遇到一个人一个决定就落败而归,人生从此转向。她想到她复读第一年里种种的荒唐,因无知再次奔赴所谓的爱情,家里的种种变故,再次失败之后的绝望。她想到这一年里无数次的噩梦,被扇的耳光、压抑的情绪。生活好像一直在用行动告诉她:听话,不要反抗。
终于哭累了,她想起父母还在门外等待消息,他们一定急坏了。她擦干眼泪打开房门,父母一起望向她,眼睛里有期望也有落寞,甚至带着些许泪光。他们一定是听见了她的哭泣。她平静的说:“语文和英语的作文部分,还有一些主观题我没办法确定,整个看下来,大概在580分左右吧。上个一本大学应该是没问题的。”
父亲的眼神终于露出一丝光芒:“一本就行一本就行,我去买点菜,中午庆祝一下。”
小夕突然紧张起来,毕竟这只是自己预估的成绩。或许是习惯了失望和意外,她已经学会了,任何事情在没有确定结果前都保持冷静的观望:“先不要吧,等成绩出来再说。”
母亲这次和父亲站在同一边:“不管怎么样,起码没有和去年一样发挥失常,那就不会太糟糕。这已经很好了,辛苦了一年,我们今天放松下。”
小夕不想扫兴点点头说:“我跟你们一起去买菜吧。”
等待成绩公布的两周很煎熬,虽然知道不会差到哪里去,但也还是不敢放松,毕竟事事都可能有意外。
早上9:30,全家人围在电话前,等待小夕拨打查分电话。小夕的心跳的快极了,脸也有些发热。“您好,这里是湖北省高考查分热线。请输入您的准考证号并以#号结束。”小夕的手有点抖,深怕输错了信息,她仔细的核对着准考证号,一个键一个键的认真按下。“系统查询中,请稍后。您的各科成绩如下。”小夕赶紧拿起笔记录。“语文118分,数学120分,英语121分,理综238分,总分597分”父母已经开始哈哈大笑了,父亲开心的手舞足蹈:“597,稳了稳了稳了,我们小夕这次可以上个好大学了。”
母亲也激动的不知如何是好,她揉揉小夕的头说:“哎呀,我姑娘出息了。”小夕以为自己会激动的热泪盈眶,可是她却出奇的平静。她也开心,可那开心仅仅是因为父母终于发自内心笑了,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笑过了。
按照小夕平时的成绩,语数外都不应该是这个水平的。尤其是英语,无论题目多难,她都没有低于135分过,14分意味着什么。可是就像任老师说的,她的问题是心态,她最终还是没能战胜自己。
父亲和母亲张罗着叫亲戚们来家里庆祝,小夕提醒他们:“分数线还没出来了,还没填志愿了。”父母一致认为只要是一本就行,其他,已经没那么重要了。你看,这就是生活的魔力,再高的心气都会归于现实。
不一会电话响起,是苗子。他的声音很低沉:“你查成绩了吗,怎么样?”
小夕有种不祥的预感,她小心翼翼的说:"比我预估的要高17分。你了?"
苗子失落的说:“比我预估的低了差不多20分。运气好的话一本应该可以保住吧。”他又自嘲的笑笑说:“算了,我什么时候运气好过。”
小夕突然很难过,她真的希望他们都能有个好结果。她安慰苗子说:“那你就是552分,按照以往的分数线,这个分数一本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你再报个省内的大学,再不济报个不是最热门的专业。”
苗子叹了口说:“也只能这样了。你跟他们联系了吗?”
小夕说:“还没有,我觉得自己需要稍微平静一下。”
苗子说:“你这个分数可以上211/985了,开心点小夕,过去的都让他过去吧。娇娇也不错,601。这家伙终于发挥出实力了。“
小夕替娇娇开心起来:“是啊,他太不容易了。这下不用去表姐那里上班了。”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小夕又安慰苗子说:“你也别想那么多了。就像你当初安慰我一样,很多事遇到了就是遇到了。可以承认自己倒霉,但不能就此放弃。好坏已经如此,好好放松一下吧。”
苗子沉吟半刻问她:“考虑好去哪里上大学吗?”
小夕叹了口气说:“我这个成绩也很尴尬,几个想去的学校可能正好达线。外地的大学更难把握,就在武汉吧。”
苗子开心的笑起来:“我也打算在武汉,我们又可以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