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的身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丰子恺将童心与其他三者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与艺术的关系,丰子恺的一生中,他的画作、文章当中都饱含“童心”,也即“童心”是其艺术不可或缺的。
丰子恺1898年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一个书香世家,李叔同和夏丏尊对他影响颇深,创作了一系列的漫画和散文,也从事教育工作及翻译,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20世纪的陶渊明”等。
在已了解到的文章中,与丰子恺“童心”相关的大概可以分做两类,一类主要与“教育”相关,另一类主要与“文学”或者“艺术”相关。和教育相关的一类,以学前教育为主,细分的有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等,但总归是儿童相关的教育,和“童心”有关,由此展开的,开展此类研究的多为师范院校,对准的是儿童教育的未来,即要让孩童在顺应他们本身的天性中成长和得到“人”性化的教育;与文学艺术相关的一类,和丰子恺的漫画,散文等作品的关系很密切,此类别艺术院校和从事文学研究相关的人数较多,艺术是他们的追求,而这个艺术则是以“童心”为中心来创作。
一、关于“童心”的认识
丰子恺说,童心是“不经世间的造作”的“纯洁无疵,天真烂漫的真心”。[1]“丰子恺提倡艺术是提升人格修养与人生境界的切实而有效的途径”,而“丰子恺理论中最核心的范畴——童心”。[2]
二、“童心”的特点
在我看来,丰子恺的一生的追求指向艺术,艺术是人生很大的追求,童心是其艺术的重点。他的“童心”具有“绝缘”、“同情”、“趣味”三大特点,所谓绝缘,就是对一种事物的时候,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地观看;而趣味,就是,在艺术世界里,时间感对于人来说是异常的,因为这个世界里,复杂度极具,趣味,也即乐趣,能吸引人,会使人忘记俗世里烦恼、焦灼的一切,或者说,艺术世界里,复杂度、乐趣是因素。[3]心流理论学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中说到,在达到心流状态之前,所要做的事本身得具有复杂度和乐趣,才有可能达到心流这种积极的心理体验状态,此处说的“心流”已经十分接近艺术的境界。而“同情”,就是,世界万物都是有灵的,孩童对眼前事物的喜爱,他真是把这物当做“人”一样对待,与之欢笑愉悦,把事物按照自己喜欢来排列、组合,只为物的“安适”和自己的欢喜。[4]
三、艺术家的自我教育
艺术家只能用他自己的艺术来进行自我教育。丰子恺的漫画大多与“童心”相关,作为艺术创作的漫画,与他的人生经历相关,换言之,他在认识事物和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用自我的认知认识事物,
而他的经历当中保留了“童心”,因而,在各种艺术作品中都能觉察到他的“童心”,他的“生活童心”与“艺术童心”也一直在不断地转换当中。[5]
可以漫画为例。
从第一幅中可以看到,“瞻瞻”把两个扇子合起来当做脚踏车来玩耍,以及第二幅当中,三人的“骑马”,等等这些活动只有在孩童那里才会发生,他们有他自己的童真世界,对世界有幻想,那个“童心”是绝假纯真的。就是说,这个世界有“真”纯在,这个艺术才有可能,而心里怀有那个“真”或是艺术家对那个“真”的有思考、有愿意回想这个过程本身,对于“童心”这个“真”的东西能有个信仰,这个艺术创作就有可能性。丰子恺的散文和他的漫画作品当中对“童心”是有这种信仰的。
不论是艺术家或者一类人,他们内心里的“童心”是接近艺术的或是艺术的,导演李安在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主角的时候,要找的是“一张纯真的脸”,因为对于电影工作者而言,需要相信那个电影世界,需要在众多纷杂的事情当中做出抉择。无论是六祖慧能继承五祖弘忍的衣钵,亦或莫扎特《童年的回忆》……都要有“真”的部分。
人们内心所存留的童心——内心的真,作为艺术家而言,这部分可以是自我教育的良方。
结束语
丰子恺的人生是跟艺术离不开关系,而他艺术的重心是放在了“童心”上,“童心”在他的各类作品中都有体现,他的人生经历,包括佛教对他精神的影响,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等等,构成他整个的人生,艺术是他整个人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2]金雅.丰子恺的真率之趣和艺术化之真率人生[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No.70,61-66.
[3][4]卜凌冰.探析丰子恺艺术人生观之“童心”[J].现代装饰(理论),2016,No.404,158.
[5]高群.“生活童心”与“漫画童心”的相互转化——丰子恺童心艺术观的特质[J].大众文艺,2018,No.42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