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学日,挖到宝

九月开学日,阳光如同融化的太妃糖,浓稠而甜腻地铺满了整座校园。林远帆踏进校门,胸膛里那颗心脏,扑通扑通,擂鼓似的敲打着崭新的校服。他指节微微发白,紧紧攥着书包带子,目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谨慎穿行。高一六班,这个陌生的名字,即将成为他未来三年的归属地,既让人期待,又带着初入陌生之地的微微晕眩。

开学典礼冗长而充满陌生气息。校长浑厚的声音在礼堂回荡,林远帆努力想记住些什么,却只觉无数信息如流水般匆匆而过。典礼一结束,他几乎是立刻随着人潮涌向出口,想赶紧找到自己的教室,寻个安稳的角落坐下。然而刚挤出礼堂大门,方向感在陌生环境里瞬间失灵,他像只迷途的羔羊,竟一头扎进了操场边角那僻静的“社团招新角”。

这里的气氛与礼堂的庄重截然不同,各色海报争奇斗艳,喧闹中洋溢着活力。他茫然四顾,脚步迟疑着想要退出这片热闹,目光却被角落一张朴素得近乎格格不入的海报吸引——素净的底色上只绘着一枚古朴陶罐的线描,下方是两行清秀的毛笔字:“拂去时光尘埃,倾听岁月低语。考古社,静候有缘人。”

“哎,这位学弟!”一个清亮又略带急促的声音突然在耳畔响起。林远帆猛地回头,只见一位扎着利落马尾的学姐正站在一张简易木桌后,眼中闪烁着发现宝藏般的光芒。她胸前别着“考古社社长沈静怡”的名签,不由分说便从桌后绕了出来:“一看就是有潜力的新人!高一六班?好地方!来,签个名,你就是我们的人了!”她话语干脆利落,带着不容置疑的热情,仿佛认定林远帆就是她等待已久的“有缘人”。

林远帆愣住了,脸颊顿时染上窘迫的红晕,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慌忙摆手:“学姐…我、我还不知道教室在哪儿呢…”他只想立刻逃离这片热情过头的“考古阵地”。

“教室?小事一桩!跟我走!”沈静怡似乎全然没察觉他的窘迫,反而更加热情地一把拉住他的手腕,“先签个名认个门儿!咱们考古社啊,那可是在历史的尘埃里淘金!”她不由分说地将一支笔塞进林远帆微汗的手心,另一只手已准确指向签名册上一个空位,眼神亮得灼人。林远帆握着那支仿佛带着热度的笔,指尖微麻,仿佛被这不由分说的热情施了定身咒,稀里糊涂地,就在那陌生的社团名单上,落下了自己名字的第一笔——像一粒被风偶然吹落的种子,掉进了无人预料的土壤。

签完名,沈学姐果然信守承诺,利落地带他找到了高一六班教室。林远帆在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高大的梧桐筛下点点跳跃的光斑。他翻开崭新的历史课本,指尖抚过那些讲述远古器物的插图,沈静怡那充满感染力的声音——“在历史的尘埃里淘金”——竟不合时宜地在耳边回响起来,字字清晰。

放学铃声响起,林远帆收拾书包时,那张印着陶罐的招新单从笔记本里滑落出来,无声地躺在课桌上。他犹豫片刻,终究还是将它仔细折好,放进了口袋。顺着单子上的指示,他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教学楼顶层最深处。推开一扇虚掩的、漆色斑驳的木门,一股混合着旧书纸张与淡淡尘埃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这便是考古社的活动室了。

室内光线微暗,几个玻璃柜靠墙立着,里面静静躺着几块颜色暗淡、带着裂纹的陶片,还有几枚锈迹斑斑的古钱,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幽微的光泽。最吸引林远帆目光的,是墙上挂着的几张泛黄的老照片。他不由自主地走近,其中一张尤为特别——照片下方标注着“1938届毕业留念”,一群身着旧式制服的少年并肩站立,面容已模糊在时光里,笑容却依然能穿透泛黄的相纸,带着一种遥远而坚韧的温度。林远帆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自己胸前的崭新校徽,又抬头凝视照片中那同样位置、样式却已然迥异的旧徽章。一种奇异的连接感,如同微弱的电流,无声地贯穿了此刻与彼时,让这间堆满陈旧气息的屋子,忽然滋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甸甸的生命力。

“怎么样,没骗你吧?”沈静怡的声音带着笑意在身后响起。她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手里小心地捧着一块灰扑扑的陶片,边缘带着泥土的痕迹。“喏,前年学校翻修小花园挖出来的宝贝,我们一点点清理出来的。”她的声音轻了下来,指尖温柔地拂过陶片粗糙的表面,眼神专注而虔诚,“虽然碎了,可你摸摸看,这纹路…这弧度…几百年前,也许就是咱们学校这块地上,有人曾捧着它汲水做饭呢。”

林远帆迟疑地伸出手指,指尖触碰到陶片那冰凉的、粗砺的肌理,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从指尖倏然传递到心底。这沉默的碎片,竟比课本上任何一幅精美的彩图都更具实感地诉说着“历史”二字——它不再是遥远而冰冷的符号,而是带着泥土的温度、匠人的指纹和早已消散的烟火气息,沉甸甸地落在他年轻的掌心上。

“学姐,”他抬起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你说…我们学校底下,真的还埋着这样的东西吗?”

“谁知道呢?”沈静怡狡黠地眨眨眼,指向窗外操场尽头一片被围栏隔开的僻静角落,那里杂草丛生,隐约可见半堵爬满藤蔓的旧墙基,“喏,瞧见那断墙没?校史馆老照片里,那后面曾经是片老屋区。说不定啊,那厚厚的土层下面,就睡着我们还没找到的‘邻居’呢!”她的语气充满探险般的期待,目光灼灼,仿佛已穿透了地表。她顿了顿,看向林远帆,认真地说:“下周五放学,活动室见?我们计划先从整理校史老照片开始,就像…拼凑一张属于这座校园自己的‘藏宝图’。”

林远帆望着那被夕阳勾勒出沉默轮廓的断墙残垣,又低头看了看掌心中那块承载着遥远时光的陶片。心中那份初入陌生环境的惶惑与悬浮感,此刻竟奇妙地沉淀下来,仿佛一粒微尘,终于落定于广袤而温暖的大地。他迎着学姐期待的目光,用力地点了点头,那份应允,轻快而笃定。

走出活动室时,夕阳正浓,将整个校园涂抹成温暖的金色。林远帆踏着长长的影子向校门走去,脚步不自觉地变得轻快而踏实。书包里新课本的棱角轻轻抵着后背,而那块陶片粗砺的触感却更深地印在心底,成为一种奇异的指引。

原来所谓起点,并非仅是一间窗明几净的教室,更是在时光深处偶然的叩问与回应——当年轻的手掌触碰古老的陶纹,当崭新的校徽映照泛黄的旧影,那深埋于泥土之下的故事便悄然苏醒,汇入少年足音叩响的前路。沈学姐那句“活动室见”的约定,已不再是一扇门的开合,而像一粒被点亮的星火,轻轻坠入他人生此刻的河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