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朋友之邀,今年中秋前一天,我们夫妻俩驱车前往常乐之州——常州。抵达目的地,刚好人员到齐,直接进入宴席。酒过三巡,互道珍重之后,就留宿在当地。第二天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日子。由于放假第一天,就回过老家,陪老母亲吃了团圆饭。所以,乡愁带给我的“负疚”感会略轻一些。
今天起床后,我们夫妻俩按照旅游惯例,在城里到处找一处干净一点的农贸市场。这已经是我们两个人不成文的规矩,不管国内,还是去国外旅游,第一个想去的地方就是菜市场。即使有导游带队,也会见缝插针的去找找当地的菜场。因为,导游带我们去的地方,即使不会让我们强制性消费;但是,安排几个托儿,制造一些购物氛围,还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出门游玩,带点随手礼回去,也是礼仪之邦的必需品。所以呢,不经意当中总会有些游客或多或少的会买一些当地的特产,或者旅游纪念品之类的东西。
有点扯远了!我和太太喜欢逛当地的菜场,主要因为菜场才是最接地气的地方。摊贩和客户的交流是当地方言;本地的菜品,才能真正找出当地的特产;而不是那些来至于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的千篇一律的商品所能比拟的;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当地菜市场的价格一定是最亲民的。
我和太太在海岛旅游,会去海鲜市场采购新鲜的,刚捕捞上来的海鲜,然后给餐馆老板一点加工费,不久价廉物美,新鲜美味的海鲜就会摆在我们的餐桌前。
去七彩云南,到昆明最大的鲜花市场,买刚刚出炉的鲜花饼带回家,分发给亲朋好友。包装朴素;但是,口感一点都不输大商场的高价鲜花饼。
到济州岛,我们会在导游宣布当天行程结束之后,一家三口“悄悄的”潜出酒店,窜到原住民的村落去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看到一户人家在院子里烧烤,我先把脑袋探进去,用蹩脚的英语和主人打招呼。双方通过互相不怎么能够理解的语言,加上肢体的比划,竟然能够堂而皇之的进入主人家,大口大口的吃起纯真的生菜包五花肉。
三年前, 妻儿在马来西亚的半年游学,我趁节假日,更是肆无忌惮的开车跑遍了马国大部分地方,撺掇到城市的小巷,农村的犄角旮旯,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找当地最地道的美食。
那些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家忘光的游客,暂时不议。我们的旅游和那些出发前做足攻略,抵达后,详细比照风景名胜的游客也有很大的区别。一方面,我不喜欢做攻略,属于说走就走的类型;另一方面,我们就想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而要想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习俗,最好的方法不仅仅是从纸上和导游口中获取;更应该融合、体验当地人的日常,才是比较纯真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