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樊登《论语》三十天共读,第二十天。
【今日论语】子罕篇十二至十四章。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学习心得】
9.12 孔子病得厉害,子路让孔子的学生组织治丧处。后来,孔子的病渐渐好了,就道:“仲由做这种欺诈的事情很久啦!我本不该有治丧的组织,却一定要使人组织治丧处。我欺骗谁呢?欺骗上天吗?我与其死在治丧的人手里,宁肯死在你们学生的手里,不还好些吗?即使不能热热闹闹地办理丧葬,我难道会死在路上吗?”
孔子对子贡,按照诸侯有臣那样给他治丧,感到十分生气。
孔子生气有几个方面,一是弟子不实事求是的做法,不是诸侯,去要按照诸侯的方式行事,气在弟子的僭越礼法,所以有“吾谁欺?欺天乎?”。
二是弟子对自己的不了解,相比于找人组成治丧处,孔子更希望是弟子们处理一切,所以有“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始终没能得到重用,这是孔子的遗憾。但对于教师一职,孔子却是十分成功和满足。
9.13 子贡道:“这里有一块美玉,把它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 孔子道:“卖掉!卖掉!我是在等待识货者哩。”
贾,gǔ,商人;又同价,价钱。
子贡将孔子比作美玉,想了解孔子入仕的态度,孔子则直接明了的表明自己积极入仕的态度。
孔子学识渊博,却不清高,更没有沽名钓誉。
被孔子实事求是、积极进取、极度开放的心态所触动。
孔子周游列国,希望用自己的主张帮助明君治理天下,但一直没有遇到赏识的人。仕途不得志,但不消极,积极地等待识货的人,同时不断学习,传授知识。
9.14 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 孔子道:“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自己活成一道光,就不怕所在的地方没有光亮,这是孔子的文化自信。
多学习,多成长,才能做到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