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于老师荐读的一篇文章《其实,批评也可以是甜的》。其中讲了老教育家孙敬修的一则故事:几个小孩正在起劲地摇一棵小树,一位教师跑过来大声呵斥到:“撒手,小树被你们弄死了!下午罚你们劳动,给小树浇水培土,听到没有?”几个孩子吓得低下了头。面对同样的景象,老教育家孙敬修是这样“批评”的:他沉思片刻,慢慢地走到小树前,并把耳朵贴在了小树上。孩子们感到莫名其妙,问孙爷爷干什么。孙老说:“你们听,小树在哭呢,你们把它的命根快摇断了。”孩子们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孙老继续说:“那么,我们去拿铁锨和水桶好吗?”孩子们飞快的拿来了水桶和铁锨,孙老和他们一起给小树浇水、培土。从此以后,那些“受批评”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当上了小树的“卫士”,为小树培土、浇水。同一件事情,同样是批评,孙老师的批评呈现出的温暖的善意和人文的关怀,使孩子们在“润物无声”中欣然接受了批评并改正错误,让孩子们感到接受批评也是在获得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不仅回忆起了昨天的一件事:一场突如其来的雪,沸腾了整个校园。一下课,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往外冲,我领着孩子们来到了操场。走进了漫天飞舞的雪中,孩子们兴奋地享受着雪带给他们的快乐:疯跑着,尖叫着,一个个无比激动。我也被孩子们的情绪所感染,突然,一个雪球打在了我的眼上,我本能地用手一捂,蹲了下去。"怎么了?老师。" “打着老师的眼睛了。" "没事吧,老师?" 孩子们围了上来,关心地问,"谁打得?" “郑润泽!" 听着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话语,我透过指缝,偷偷地向往看,只见郑润泽怯生生地站在我面前,小脸通红,"对不起,老师!" 看小家伙紧张的样子,我松开手,站了起来,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没事,多亏是刚下的雪,还没冻,要不然,老师就不能给你们上课批改作业了!“ “你吓死我了,老师!" 郑润泽松了一口气说。"打雪仗,可不能朝头上、面部打呀!"我趁机对周围的孩子们说。“老师说了,打雪仗不能打头!“安全委员滕家铭赶紧把我的话传达给其他孩子。"打雪仗喽!……”孩子们又快乐地玩起了雪。我想:一惊一吓,一张一驰中不光郑润泽受到了教育,其他孩子们也会从中明白些什么。
教育的最佳境界是润物无声,批评的味道有苦也有甜。这就需要教育者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把握住火候,需要急火爆炒还是文火慢炖,因时、因事、因人而异。灵活处理,随机生成。这就是教育的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