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你了解吗?
NFT之王“无聊猿”的崛起(估值约40亿美元),让数字藏品成为国内外无数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个个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海外数字藏品高价的背后,是NFT作为一种区块链技术下的代币,其本身具备合法的金融属性。
但国内数字藏品本质上并不具备金融属性,为何还这么火?大热的背后,又隐藏了哪些风险?未来,数字藏品真的能帮助其他行业成为风口上的猪吗?
今天,脑斧哥就和大家浅聊一下,数字藏品里的那些“快”和“热”!
数字藏品里的那些“快”
平台上线快
数藏平台的入场门槛非常低,最快15天就能完成搭建,并且平台相关的资质也不难拿,因此这类平台增长量相当惊人。
为了在监管真正落地之前实现财富自由,很多平台从筹划到上线,往往只有个把月的时间。如此仓促上线,自然就会充斥各种问题,技术和方案的漏洞百出,也就不奇怪了。
产品发新快
平台上线后,发新产品自然也要跟上。一方面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保持热度;另一方面也是让藏品能立马流转,收获大笔收益!
单纯图发新快,却不注重藏品的质量,这也导致大家忽略了藏品本身的价值,而一味地去市场上炒作。
老板跑路快
数藏圈是个新老交替很频繁的场所。这里总是会有新平台的加入,也时常伴随老平台的退出。
可能是市场竞争激烈,可能是企业现金流断裂,可能是老板获利出场...总之,这些平台所谓的老平台跑路非常快,有的从搭建到跑路只有几个月!
毕竟搭建一个平台并不需要太多资金,一旦出现问题,跑路或许是明智的选择!这也体现了容易造成市场的恐慌和混乱!
从2021年至今,用“快”这个字来形容数藏行业可以说是非常贴切!
不管你有没有bug,上线要快;不管你有没有上链,变现要快;不管你有没有歧义,活动要快;不管你有没有价值,发新要快。
而速度的背后,是对产品质量的敷衍。
于是它问题频出,于是它道歉不断。于是它滥发严重,于是它破发无底线。于是它突然就起飞了,于是它突然就跑路了。
数字藏品的资本热
数据显示,元宇宙相关企业在2021年全年新注册数量同比大幅增加3950.0%至567家。
国内有数百个从事数字藏品相关业务的企业,最后能真正活下来的,可能不到10%。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在数字藏品领域的动作愈发频繁。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17家数字藏品相关公司获得融资。目前这些平台融资均为天使轮或A轮,融资金额最低为数百万元人民币,最高也未超过千万美元。
互联网大厂和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也在扎根这个赛道,相继推出自家数字藏品,更为该行业增加了不少主角光环。
业内人士指出,基于web3.0的大趋势,大厂们率先进入数字藏品领域是必然的,但对大厂而言,布局数字藏品当前赢利与否并不是首要考虑因素,入局之后能讲点与元宇宙相关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友情提示:目前数藏市场还是存在不少乱象,在相关监管没有完全落地之前,藏友们还是要谨慎挑选平台和藏品,以免成为平台的“韭菜”!
本文仅代表脑斧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