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了《太傻天书》第四章第5节“王子的选择”,明白了一个道理:爱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方式。
所有真正具有力量和智慧的人都会清楚地看到,只有每个人放下自己心中的那些分离,用爱去面对一切,用爱去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才可能真正用爱解决一切矛盾。也正是因为所有的真正有力量解决问题的人,都会看清真正的力量是爱,而任何形式的暴力和干预只会制造更多的矛盾。
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继承了后稷、公刘的事业,施行仁政,广做善事,国人都很爱戴他。荤粥、戎狄等部族前来攻打古公亶父,想得到财物。古公亶父就把财务送给他们。不久戎狄又来攻打,想掠夺土地和百姓。老百姓都义愤填膺,准备起来还击,古公亶父却劝阻说:人民拥立君王的目的,是为了让君主给大家谋福利。现在戎狄前来攻打的原因,无非是想霸占土地和人民。就人民而言,跟随我与跟随他们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而你们却要为我去战斗,这等于是我杀了人家的父子,再来做人家的君王,我不忍心这样做。”于是,古公亶父就带领自己的部属离开了豳邑,渡过了漆水和沮水,翻越梁山,来到岐山脚下定居。整个豳邑的人都扶老携幼找到岐山,重新归附于古公亶父。附近其他国家的百姓听说古公如此大仁大义,也有很多人归附他。
古公死后,他的儿子公季继位。公季继承了古公的未竟之业,一心一意致力于修养道德,广施仁爱,因此诸侯都愿意归顺他。
公季死后,由他的儿子昌继位,这就是西伯姬昌。姬昌被后人尊称文王。他效法古公、公季的办事方针,虔诚地施行仁政。尊敬长老、慈爱晚辈、礼貌待人、重视贤才。贤才学士大多数都投到了他的门下。
殷纣王觉得西伯对他有威胁,就把他囚禁在羑里。西伯的部下搜集了美女、骏马和许多珍奇宝物,献给了纣王,纣王非常高兴,赦免了西伯。西伯回去后,向纣王进献了洛水以西大片的土地,以此请求纣王废除炮烙酷刑,纣王同意了这个要求。
西伯继续大行仁政,诸侯之间有什么争端,都愿意找西伯来裁决。但这些诸侯国的人到西伯的周国境内一看,耕田的人都互让田界,百姓都尊重长者,所以,他们还没有见到西伯,就都很惭愧地说:“我们斤斤计较的事,正是周国人感到羞耻的事情。何必再去找西伯评什么是非呢?结果只会让我们羞愧的无地自容。”于是谦让着离开周国。
西伯在位约五十年,他死后,由太子发继位,这就是周武王。
后来,商纣王比以前更加残暴昏庸,杀比干,囚箕子,滥施暴政,残害百姓,周武王与诸侯会师,讨伐纣王。纣王军队全线崩溃,背叛了纣王。武王带领军队进入商都朝歌后,秋毫不犯,释放了被囚禁的老百姓。商都的百姓下跪拜谢时,武王也回礼答谢。
周武王还将殷朝遗民赐封给纣王的儿子禄父。然后,把马放养到华山南面,把牛放养到桃林的山坡上,将武器入库,解散军队,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动武了。
商纣王杀害忠臣、欺压百姓、打击异己,却使自己的敌人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尖锐,而周武王和他的先人们用普爱之心,仁爱之举,解决了矛盾和问题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天下,开创了周朝近八百年的辉煌基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已经证明还将继续证明:暴力干预只能激化矛盾,爱才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