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于我而言写作似乎变成某种执念。很多年中总想写,也写了一点。但是总是坚持不了。半途而废其实比从不开始更具有杀伤力。一段时间里我觉得写作对我来说太难了。
少年时代,有些写过一些文字,被人喜爱,转载。但是到了现在感觉那种灵气已经消失了。有时候,心里有千言万语,到了笔下却只写出干涩的几句话。告诉自己“作家”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名词,非天赋不可得。而我的天赋似乎已经消失。但是又觉得十分不甘心。
尝试写各种问题,依样葫芦倒也能够学像样子。但是自己心里十分清楚,这个不过是到底内涵不够深刻,用词不够准确,表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看到自己的文字其实是让人绝望的。毕竟对于一个完美主义者,在如此璀璨的文化里面,好的文字实在太多,太让人惊艳。那么自己如此平凡的文笔是否还值得去写?
开始我对写作是存疑的。对于没有天赋的自己,好像在做一件注定没有成果的事情。但是,另外一个声音又告诉我。写作这件事情,它可以非常广泛,也可以非常私人。广泛的写作里面,好的文字出类拔萃,让人耳目一新,或者引起共鸣。而私人的写作,有时候只是自己的独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共鸣,不是唯一的目的。对自己内心的解读和告解可能是更重要的理由。
所以我想我还是写吧,不管写的糟糕,先写下来。那天,听无戒老师的课程说日更就如同厨师天天烧菜。突然让我对写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们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形容的是想要获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勤加练习。那么写作也是一个道理。我理解的日更更倾向是练笔,随笔,如果把日更要求变低,那么对我来说写起来就没有那么多负担和犹豫。
写作最好有自己的计划和定位,计划有了,就是每天坚持日更。那么定位呢, 想写什么呢?我想自己一方面写下自己生活里的点滴,另一方面想写一个故事,然后家里买了很多书,有很多书读过了就搁置在那里,有很多书都没有读。我想把书读完,每本书一写一篇书评。总结起来就是三种:生活记录、故事、书评。我觉得前两个往往是互补的。
上面是大方向,下面具体一点。坚持日更。可以写日常生活记录,自己观察到的让自己有启示的事情,经历的一些事情的感慨,每天的小确幸等等;还可以写故事里面人物的构思,故事的大纲,哪些重要的情节;最近读到的好书,这些书的主要内容,给我有什么帮助和启发。这样看来大概能写的东西还真的挺多。我想我应该能够坚持日更吧。
昨天晚上其实白天一直在外面奔波,后来那篇文章是睡在床上,用手机打出来的。虽然写的凌乱,但是至少写完成了。让写作变成我生活里的一件和吃饭睡觉一样日常而重要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