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第二」4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道德学问,三十岁学有所成,四十岁而有智慧,五十岁而知人生使命,六十岁虽逆言入耳亦能顺于心,七十岁所思所欲皆不离于仁道。”
【注释】
“十有五”,即十五岁。“有”音义皆同“又”。
“学”,孔子之学乃道德学问。
“立”,成也。因前句为“志于学”,故此处应指学有所成。通常认为是业有所成,今不从。
“不惑”,智也。子曰:“知者不惑”。
“天命”,即人生的意义和使命,也是人生的道义担当。
“耳顺”,指耳入逆言,心中顺受。
“逾”,越也。故“逾越”常连用。“不逾”即不离于。
“矩”,本意为规矩、法度。此处指儒家之“仁道”。
【评析】
本篇“为政”开宗明义就是“为政以德”。然而德自何来?又当如何成德?对于这个问题,孔门弟子以孔子的这篇小传作了回答。
十五岁是少年立志的时期,孔子自此发心求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因此孔子所“志于学”者,当为道德学问之学。
至三十岁时,道德学问有所成,已可为人师。孔子办学大约就是在三十岁前后。“三十而立”可算是仁德初成。
学而明理,可知是非、辨善恶,是为“智”。但世间的是非善恶往往并非是简单的非黑即白,而是如子贡赎人和子路拯溺一般,有着很深刻的哲理和内涵,非有相当的世事阅历和深邃的智慧难以辨析明白。故孔子自三十岁学有所成后,又经十年磨砺,至四十岁时,始能洞明世事,故曰“四十而不惑”。
孔子及其重“智”。子曰“未智,焉得仁”。若没有智慧,就无法保证所行是否为真正的仁道。故“四十而不惑”可算仁德小成。
孔子在行仁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人生探索,逐渐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乃是推行仁道主张,实现天下大同。是为“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先是出仕鲁国,之后又从55岁开始,携弟子周游列国。历经卫、曹、宋、齐、郑、晋、陈、蔡、楚等地,68岁时才重新回到鲁国。
在这一过程中,孔子饱受冷眼误解,遍历人情冷暖,看尽世态炎凉。在六十岁时终至“耳顺”之境界。所谓“耳顺”,并非有些人认为的“一听别人言语,便可分辨真假,判明是非”,或者“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其中微妙的涵义”。因为这其实只是世事洞明的“不惑”境界。
“耳顺”应当是指“耳入逆言,心中顺受”,是一种极高的涵养功夫,没有包容天下、仁爱众生的心胸是绝对达不到这种境界的。“六十而耳顺”可谓仁德中成。
孔子重返鲁国时已年近七旬。此时的孔子虽“从心所欲”亦“不逾矩”,其所思所欲所行无不合于仁道。可谓天人合一,至善纯仁,仁德大成,堪称圣人。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仁德的养成需要知行合一,不可能一夕而成、一蹴而就。因此不能以搞突击、搞运动的方式去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否则只能批量生产伪君子和两面派,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惨痛历史教训的。
营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使仁德的养成事半功倍。其正确的做法就是德礼并重,以良善的法律制度规范人民的行为,用正见的道德文化熏陶人民的情操,使人民渐渐“有耻且格”,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移风易俗的效果。如此方为真正的“为政以德”。
孔子所说的“为政以德”并不是让为政者以道德规范去说教民众,而是要让为政者以自己的德行为万民垂范。孔子的这篇小传,就是给为政者所作的一个“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