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像猴子,从小被“驯化”成拿钱就能买到实物,慢慢的就变得以为“钱”是万能的,拼命的追求拥有金钱,而忘了比金钱更重要的其实是生存的能力。
当然,也有人可能会说,能拥有金钱,不就意味着有生存的能力吗?没有生存的能力,又怎么能发财致富呢?听上去,也不无道理,但观察一下社会上的有钱人,不少是侥幸投机成功的,不少是出生时占了便宜的,严格说来,他们并无太好的生存能力。
什么样的人才叫有生存能力?最起码得有从事生产的能力吧,生产实物,或生产精神产品。
商人嘛,一般不从事生产,只是促进产品流通,历史上,统治者对商人都不太有好感,觉得他们不事生产,尽搞投机倒把,低买高卖,若不防贼似的防着商人,他们就容易扰乱社会秩序。至今,社会对商人的印象也不太好,“无商不奸”的认知深入人心。
历史上,恰恰是不从事生产的商人,最可能变成了有钱的群体,而从事生产的工人和农民,反而是最可能成为没有钱的群体。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弄不好就让商人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实物生产者和消费者有了直接对话的可能,再不需要商人这个群体了。
互联网的社会,投机倒把可能难度会越来越大,中介商人会越来越少。
一个人,要不有生产的能力,要不有组织人去生产的能力,即管理能力,否则,都可能会因为生存能力不足,对社会的价值不大。
生存能力不足,倒也不用太怕,社会生产力总体是不断提升的,国家会有最低的福利保障,没有生存能力,除了不能赢得自尊和他尊,温饱倒也不用太担心。
互联网往纵深发展,很快有可能就进入到电子货币时代,国家的收税能力会大大加强,二次分配成为可能,贫富两极分化容易被遏阻。
金钱很可能再难像之前那样被“崇拜”,今天的世界,人们对金钱的重视程度或者已经远远走过了头,物极必反,会回归到重新重视生产能力的正道上来。
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在大数据帮助下,按需生产将成为可能,计划经济将再次提到治国理政的高度上来加以审视。每一个公民,都将再次因为有生产能力而得到尊重,追求拥有很多钱的人,或将被视为怪物、遭到歧视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