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青春,铸造不朽的丰碑——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观后感

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

   

        青春是花开的季节,是让心中热血燃烧的年代;青春是一种选择,一种历练,是一团永远浇不灭的火焰。青春选择用热血来浇灌,选择在烈火一样的环境中历练,让“青春”与“热血”融合到一起,这样的青春,值得我们致以真诚的敬意。

      广深高速宝安中心站组织18名员工前往影院观看了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这部纪录片,用全新的视角聚焦74年前参加抗美援朝的普通年轻人,通过参战老兵的真人讲述,还原他们曾经热血的青春、梦想与最真实的战场,给我们带来内心的触动与共鸣。观影过程中,我一次次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74年前,一群还是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服从上级和部队的命令,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毅然决然奔赴朝鲜战场。“谁没有爹和娘,他们都还是孩子呀!”这个年龄,正是写作业、看动漫、玩游戏的年龄,这是花儿般享受阳光雨露滋润的年龄,正是描绘人生、憧憬美好未来的年龄。他们稚嫩的肩膀,扛起沉重的武器装备。今年86岁的志愿军老兵任红举回忆说:“腰上挂着4颗手榴弹,肩上有20斤炒面和步枪,背包上插着铁锹,为减轻炮排负担又绑上一枚炮弹。”当年只有17岁的他,体重90来斤,负重70斤急行军,依然精神抖擞。他们深知,没有国家的安宁,哪有人民的幸福?美帝国主义已经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祖国的山河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遭到威胁,美帝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们深切体会,生命的意义就是奉献,就是将青春热血释放在最需要他们的那一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成为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蹲在条案上,最后念到我的名字,一下子就跳起来了。”作为文工团的一员,任红举和他的队长、战友其实都是学生。他们正年轻,可他们的心境是如此的纯洁和高尚。当最后得知自己要上战场,没有丝毫的退缩,始终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那一年,他们正年轻,可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4年前的朝鲜战场,其惨烈的程度远超这群年轻人的想象。异国他乡,条件艰苦,气候恶劣,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头号军事强国,给志愿军带来非同寻常的压力。美军利用火力网和空军袭击的方式占领了战役的制空权,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弹药匮乏,只能在晚上进行作战任务。食难裹腹,甚至经常吃草根、吃雪充饥。有的士兵入朝作战刚吃完第一顿饭就牺牲了。当时只有17岁的老兵汤重稀在行军途中,遭遇美军飞机轰炸,他的右手只在一瞬间就消失了。“敌人的一颗炮弹,就改变了我的命运。”梦想当一名风琴演奏家的他,梦想也随之葬送。有位老兵讲述道:“刚入朝,我们没经验,一个女同志炸碎了,在河沟里捞上来她两条辫子。姓戴,高中生,很漂亮,我们的白毛女,辫子梢上都是碎肉。”还有人想起被炮弹炸得肠子都露出来的战友,他在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动作是拿出兜里的一枚银元,说:“给我妹妹……”侦察兵周有春说:“我们147个战友,就剩下三个战友回来。”回忆那段历史,老人们落泪了,甚至掩面痛哭。任何一场战争,带给国家和人民的伤痛是难以形容的。他们正值芳华,背负民族的大义,人民的重托,带着战友间生死攸关的情感和对敌人的仇恨,带着无穷的智慧和勇气,把自己的青春热血抛洒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他们是真正的军人,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热血青春的真正含义。

        此刻,我们回顾历史,是向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先辈们致敬,向那一段伟大的历史致敬。他们是那个时代一粒小小的星火,却燎原了整个中华大地。他们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忠于了自己的信仰。在敌人面前,他们从不屈服,从不畏惧。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宁愿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让后人不再受苦,能享受到和平幸福的岁月。那些逝去的生命,他们的青春热血铸造成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树立在历史的高处。

        在当今的和平年代,我们该如何去诠释“热血青春”这个词呢?今天,不求大家去战场英勇杀敌,我国的和平建设也不允许出现战场,只求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用自己手中的笔去描绘祖国未来的美好蓝图。就像前几年清华大学录取了一名年仅14岁的物理天才,据他的老师说,他做一张物理试卷只需要20分钟。他年纪尚小,为什么我们还在原地打转,不能像他一样努力拼搏呢?操场上拼尽全力奔跑的身影,实验室里的废寝忘食,建筑工地上的热火朝天,乡下稻田里的挥汗如雨,手术台上的耐心和细心,三尺讲台上的默默耕耘,训练场上的一往无前……一群群年轻人,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美好的生活,为了祖国的建设和荣耀,正在释放汗水和热血,他们正用实际行动在青春的书本上刻下时代的烙印。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年轻一代,没有忘记历史,没有在茫然失措中迷失自我,继承了先烈的遗志,传承了英雄的精神,在建设四化迈步小康的漫漫征途中,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君子通大道”的领军人物秦钥飞,2013年被央视评为“当代最美大学生村官”;“舍己救人,大义永存”的杨科璋;2018年在边境扫雷行动中的杜国富,为了保护战友,在复杂雷场中英勇负伤,失去双眼和双手;在扑灭凉山森林大火中,30名扑火人员,穿越火线,不幸壮烈牺牲,他们中有27人是森林消防队员,平均年龄23岁,牺牲年龄最小的18岁;抗击新冠疫情冲在最前面的白衣战士中,有数不清的年轻面孔,在逆行驰援湖北的4万多名医护中,有三分之一是90后和00后;还有年仅14岁的全红禅,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的金牌……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向祖国交出了一张张满意的答卷,他们的热血青春,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年轻朋友们,让我们以激情为旗,热血为桨,用青春做注,拼一个无悔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