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周去朋友家做客,朋友老婆吐槽说,他们家孩子报的一个早教班,一年学费3万多块,还有一次我去拜访客户,客户聊到她家孩子参加一个美国夏令营,为期一个月,费用要十几万,都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在孩子的教育上花了多少钱?
一、四脚吞金兽,名不虚传
有孩子的小伙伴都知道,孩子从出生起,所有的地方都需要用到钱,家长是纯粹的人民币玩家。
很多的家长戏称自己的孩子是“四脚吞金兽”、“人肉碎钞机”。
从喝的奶粉,到穿的衣服,从报的早教,到玩的玩具,每一项都是赤裸裸的“现大洋”——只有出没有进。
我家的小祖宗小的时候很怕水,不愿意洗澡,老婆为了培养她对水的亲近,于是只好去报了一个“儿童游泳班”。
所谓的“儿童游泳班”,就是孩子每天去泡个澡,不到一岁的孩子哪里会什么游泳,脖子上套个圈儿,扔到水里扑腾两下,就算是搞定。
“儿童游泳班”在打折的情况下,一个月也要接近2000块的收费,一张成年人的游泳月卡,也用不上1000块,孩子随随便便一张月卡,你连价钱都没得讲。
还有就是奶粉,现在很多孩子都对牛奶蛋白过敏,如果是这样的情形,就需要喝所谓的水解奶粉。
水解奶粉难喝不说,一罐就是普通奶粉两罐的价格,当家长的还不能不买,总不能看着自己的孩子起疹子吧?
所以难怪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敢要孩子,从要了孩子那一刻起,接下来的各种花销,多到让你怀疑人生,很多年轻人连自己都养不起,有了孩子就要了亲命。
二、孩子的教育,因人而异
所以我们会发现,孩子穷有穷养的方法,富有富养的方法。
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基本上都是穷养的方式,爷爷奶奶那一辈,养孩子的方法就更不用说了——能活下来就行。
但是现在的孩子抚养,真的是让一般家庭觉得高攀不起。
除了开头说到的3万块的早教课(就是带孩子去早教中心玩),据说还有更厉害的课程。
某个腾讯妈妈团里边,有家长转让一门孩子的课程,据说孩子只上了两次,还有十几次的课,课程的总价是188,000。
我滴个乖乖,你没有看错,不是3,980也不是39,800,是188,000。
说句实在话,很多内地的家庭,全家的年收入加到一起,都没有188,000,然而这只是人家一个孩子培训班的学费。
跟我说这个事情的朋友,也算是小康家庭,两口子月收入加起有3万多块,可是提到这样的培训班,他也直呼消费不起。
再说回最初的那个案例——一个美国的夏令营,就需要十几万人民币,这样的夏令营确实开拓了孩子的眼界,不过一般的工薪家庭,根本就负担不起。
我们会发现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真的是存在巨大的差距——有些家长只能给孩子在地图上,指一指美国在哪里;而有些孩子,从小就参加了美国的夏令营。
有的人一辈子向往罗马,几辈人拼尽全力要到那里,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本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状就是如此,不由得很多的家长不焦虑,大家都拼了命,尽己所能,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三、最好的教育是做自己
之前有一个网友吐槽说:自己想给孩子上贵族幼儿园,要用尽全家半年的积蓄,而她的老公死活不同意。
这位女士的想法非常简单:孩子上了这样的幼儿园,就能够结交这样阶层的朋友,未来会更有竞争力。
可是孩子受了这样的教育,未来就一定有更强的竞争力吗?我看答案是:未必。
很多的家长把自己未尽的梦想,都寄托到了孩子的身上,把自己现实中的失败,都归结于没有受过更好的教育。
于是很多家长倾尽所有,让孩子去参加经济条件无法负担的培训,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阶层的跨越——自己这一代不行,至少能够让孩子行。
这样的教育方式,某种程度上讲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并不能解决孩子成长的根本问题。
这样倾尽所有家长,就有了更高的预期,当孩子达不到那样的预期,家长就会抓狂,甚至拼命。
很多家长的口头禅是:我都是为了你!
错,其实他不光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他自己那些宏大的预期。
很多家长自己都不努力,却希望孩子能够超越自己,在教育的过程中,给了孩子巨大的压力。
韩国有一档吐槽节目,说很多家长自己不行,就希望孩子行,有人问家长:你自己为啥不努力考个好大学?
家长说:我不是这块料啊!
可是家长就没想过——孩子是你生的,TA也不是这块料啊!
家长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先做好自己,而不是拼命地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为了家长的理想去拼命。
最好的教育,是家长的亲身示范,而不是对孩子的盛情邀请。
如果期待孩子未来变成一个贵族,自己的言行就要先高贵起来;
如果期望孩子未来变成一个学霸,自己下班后也不能放弃学习;
如果期待孩子变成一个体育健将,自己日常的锻炼也不能放弃。
说白了孩子的起跑线到底是啥?就是我们家长自己。
如果我们做家长的,自己都能把人生过好,孩子的人生,大概率不会是悲剧。
反正在我的价值观里,我不会强行要求我女儿有十八般武艺。
相反地,我在要求她之前,一定会告诉她:这个事儿老爸可以,要不要学,看你自己。
尾声
孩子的教育金,多少都嫌少,谁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最好的教育。
但是孩子未来是否能够成才,不完全取决于教育,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
与其一直给自己和孩子过多的压力,不如先做好自己,家长的人生活过好了,孩子想要差劲,都没有动力。
欢迎你留言聊聊:你是如何看待孩子教育的问题?
我是明少,好讲师大赛冠军导师,每日与你分享职场洞见,欢迎你关注我,并提出你的疑问,一起成长,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