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不是失败了,而是还没开始!
根据元宇宙之心分析监测数据,本周元宇宙相关企业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 31 起,其中已披露融资金额的事件 25 起,总规模超 2.2 亿美元。
与上期相比,融资事件数量增加,但融资总规模相当。从融资事件数和资金分布来看,相关投资机构正重点关注 Web3 领域。
本周值得关注的是,Fetch.AI 与德国工程巨头博世联合推出 1 亿美元基金会,旨在研究、开发和利用 Web3 技术,用于跨越移动、工业和消费领域的实际用例。
另外,游戏公会 Yield Guild Games (YGG) 正在进入风投领域,正为其第一只基金 YGG Ventures Fund I 筹集 7500 万美元,该基金的任务是投资于 Web3、游戏工作室和支持行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的早期代币和股权交易。
元宇宙是一场科技的变革,随着元宇宙的爆火以及资金入场的加持,越来越多的行业也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不得不说,元宇宙仍旧是当前数字经济文化发展的第一风口。
Meta在“下一代互联网”的豪赌中没有得到回报,而微软已经解散了其工业元宇宙核心团队,腾讯也不再计划制造硬件。这其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上个月,《大西洋》杂志的梅根·加伯认为,人们已经生活在元宇宙中。而最近,《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预测下一次房地产繁荣将发生在元宇宙中。
但这种观点的准确性仍有待商榷,我认为元宇宙到目前为止仍然只能算作一个概念、一个脱离现实的充满炒作的假设。
2021 年 10 月,Facebook 向世界发布了一项重大公告:将更名为 Meta。这个新名字反映出了 Meta 有征服元宇宙的野心,而元宇宙是一个完全沉浸式的虚拟世界,由科技化的虚拟人和可穿戴设备推动。
去年这个时候,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将元宇宙称为“下一代互联网”,这是他和他的同事将要重点“谱写”的一章,而一年过去了,这一章仍然没有成文。
《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杰玛·凯利最近推荐她的读者在谷歌趋势中输入“元宇宙”,根据凯利的说法,“过去一年左右,这个词的搜索流量下降了约 80%”。没错,事实就是如此。
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扎克伯格直到最近才对元宇宙充满激情,现在他说虚拟空间不再是元宇宙的首要任务(想象一下埃隆·马斯克坚称太空探索不再是 SpaceX 的首要任务)。
扎克伯格希望公司与元宇宙保持距离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当大家意识到 Meta 致力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设备生产的研究部门 Reality Labs 去年亏损 137 亿美元的时候。
直到今天,相当引人注目的是,Meta 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但它甚至不在美国最有价值的 20 家公司之列,只能说,它在元宇宙上的赌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
但扎克伯格并不是唯一一位过度营销元宇宙的人。去年,微软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坚称元宇宙已经到来:“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参与世界的方式。”
去年 10 月,这家跨国科技巨头成立了“工业元宇宙核心团队”,以帮助公司及其客户过渡到虚拟的未知世界。然而就在几个月后,据报道,微软已经停止了这项工作,并且核心团队也已经解散。
并且,在我撰写这篇文章时,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世界最大的视频游戏公司腾讯也正在放弃为元宇宙开发硬件的计划。
这其中究竟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本杰明·梅奥是最早发表对元宇宙思想存在异议的有影响力的技术专家之一,他告诉我,并没有多少人渴望进入这个勇敢的新世界,因为进入它的手段——VR——很不方便,而且容易出现电池寿命短、成本低、美观和人体工程学等缺点。
至于人们目前可以访问的元宇宙空间也是“低保真的,甚至很多事是可以通过视频通话更有效地实现”。
此外,他补充道,“你还面临着封闭的生态系统问题,每个制造商都在努力创造自己的独立、孤立的世界,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保证其一直存在”。
在所有这些改变之前,梅奥认为元宇宙将仍然存在一些基本问题,就是仅仅一个“空间”的概念,很难会为人们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让他们在可穿戴技术上投资数百美元。
事实上,根据梅奥的说法,到 2030 年,互联网将“看起来与今天的样子相差无几”。到那时,比起 VR 设备,他认为智能手机仍然会是几乎所有人的主要工具。
元宇宙还没有死亡,但它肯定还有一大段路需要走。不过可以诚实地说,这对人类的发展来说或许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