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声响起,我挨个儿收第一单元练习测试卷,到小欣跟前,发现她才答了一半,课文填空和阅读理解全都没有写。
六十分钟的时间,才写这么点儿,这都干啥了呀!我一下子就急了,“为什么才做这么一点儿?”
她侧着头看着我怒气冲冲的脸,一声不吭,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一副不明所以且怯懦的样子,却是任我怎么问,也不开口。
虽然开学才三周,但在我的印象中,她表现还可以,虽然上课难得举手发言,但作业都清清爽爽的。瘦瘦小小的个子,漂亮的大眼睛里总似流露出淡淡的笑意,但就是不开口。
记得开学初,她妈妈曾经给我发过短信:老师,我家孩子胆小内向,请多多关照。
看这条微信的时候,我看到她正和后排的同学玩笑嬉戏,很开朗活泼的样子!和现在的表现判若两人!
因为是课间,孩子们都聚拢过来,甚至有胆大的动手翻看她的试卷。我突然意识到,“怎么才做了这么一点儿?”“你这么长时间都做了什么?”这是两个她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因为这本身就不仅是问题,更多的是指责。而同学们的围观,对她来说,更是一种赤裸裸的伤害,是一道只从学习上划分好学生和差学生的明显界线!
意识到这些,我摸摸她的头,她下意识地一躲闪,眼睛里闪过几丝惊慌,大概是误以为我要打她。我尽量温和地说:“你完成的这部分字迹工整,也基本上对,剩下没完成的,肯定是有你自己的原因的,对不对?”她不看我,低头盯着自己的试卷。“放学后,你留下来,老师帮你看看,是不是知识没掌握好!”这样说完,我顺势搂了她一下,“出去透透气,准备上下一节课吧!”
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扭头看她,她正和同桌说着什么,脸上又恢复了生动与活泼。
放学后,我在讲台前备课,让她继续完成试卷,等我写完一课时却看到她傻愣愣地坐在那。走过去一看,还是没有写多少。
我原本以为,她试卷的没完成只是因为贪玩不认真导致的时间来不及,看来不是这样!
“是不是不会做啊?”我轻声地问她。从我走过来,她就一直盯着我,见我问她,嘴唇蠕动了一下,却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
看着她的样子,我突然想起我自己小的时候,成绩虽然很好,但是很怕和老师说话,每次开口都很艰难,心里怦怦跳个不停,心里翻腾着各种回答,却总是堵在嗓子眼儿,怎么也说不出来。
当年教我的老师非常的包容,他理解我的胆小和怯懦,不断地鼓励,不断地创造机会让我锻炼,让我这个从村小转学到中心校的孩子,慢慢地找到信心,敢于大声说话!
如今,我们教的这些小花朵儿,都有我们自己曾经的影子。我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本能。只不过,当遭遇的困难太大时,他们会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我翻开语文书,轻轻放在她跟前,“到书上找找,看能不能做完。”她眼睛一亮,立刻认真找了起来,不一会儿,便写完了填空题。接着,在我的帮助下,她把阅读理解也做完了,问答题部分她依旧是没开口说一句,我也没强迫她表达。
等做完练习,天已经微微黑了,她家长却没有来。我非常纳闷,问她,仍然不吭声。我给她妈妈打电话,她妈妈告诉我,他们都是六点半到辅导班接的,原来,这孩子放学后是到辅导班做作业的。
和她妈妈交流,她说她也很无奈,孩子不听话,怕写作业,也不爱说话,在家问什么,也总是死不开口,不知道如何是好。
了解情况之后,我建议妈妈平时多和孩子聊聊孩子喜欢的话题,多点孩子和孩子互动。
没过多久,小欣妈妈来找我,说小欣带回来一百元钱,说是学校有人给她的,问是谁的又不说,问急了,又说不是我们学校的。
我隐约觉得这钱应该是他们自己家的,但当着小欣的面,她妈妈斩钉截铁地说:“我家虽然成绩不太好,但从小就不会偷针拿线的,更不要说拿钱,她不可能会这样做的。”
小欣在她妈妈身后有些局促地扭着衣角,看到我看她,立即低下了头。
很多时候,我们的自以为是,会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
小欣一直说钱是别人在校门口给她的,我们调取了临控,却没有发现。
我试着和小欣聊天,给她讲故事,终于弄明白,这钱还是她自己家里的,她看到爸爸掏掉地上,便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因为面额大,没敢花,正好被来接的妈妈撞见,便撒谎说是别人给的。
孩子的这些行为其实是一系列的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而已,如果我们上纲上线,扣上道德品德的帽子,对孩子绝对是很大的伤害!
安抚好小欣,我和小欣妈妈详细地交流了一下,表达了我的观点,小欣妈妈也认识到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告诉我说以后会更好地和孩子交流,陪伴孩子。
再后来,我发现小欣的自理能力非常强,无论什么时候,她的桌肚里都是清清爽爽,物品摆放都整整齐齐的,我让她当别的同学的老师,教大家如何整理课桌!
第二学期报名时,小欣妈妈说,今年小欣不去辅导班了,放学后她自己陪着看书学习,我听了,很高兴!
小欣一直在进步着,上课敢举手了,和我交流时会用“嗯”“好”和我对话。
什么是好的教育?显然不是教会学生外在的知识,而是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让他们自己去主动求知。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才算得上真正的教育。
很多年之后,孩子们可能就把课本的知识都还给我们了,但是他们肯定都还记得我们当初不经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做过的一件小事,还得我们传递给他们的温暖和力量!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师不仅仅在于知识的渊博,更在于你有多坚强多温暖的心,能够改变别人、影响别人,有机会去点亮别人的心灯!作为教师来说,这是最幸福的事情,也是我为之努力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