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在古代又称上元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这也是春节年俗里的最后一个节日。我们方言里常提到的“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这里的“节”,指的就是元宵节。所以,每年在元宵节前后,小朋友们就要准备好重返校园啦!
之前我们在“元旦”这个节日里,就提到过“元”的意思是“第一,初始”。而“宵”的意思是夜晚。因此,“元宵”指的是每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氛围为主。传统习俗有赏月、看灯、放焰火、猜灯谜、吃元宵等。
中国的大多数地方,在元宵节当天往往都要吃“元宵”,意为团团圆圆,图个好口才。这种美味的小吃,可以追溯到宋代。那时,明州民间就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被称为“ 浮元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这就是我们现在吃到的元宵。
我们本地经常说的“元宵”,其实叫做“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将其切成小块,蘸水后在糯米粉中反复滚圆至大小合适,它的表面是干的。汤圆馅料有荤有素,先把糯米粉和成面团,像包饺子一样将馅包入再揉圆。我们吃的汤圆,口感要比元宵细腻爽滑。
元宵节,也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在汉文帝时,就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夜间灯火通明蔚为壮观;唐宋时期的元宵节出现了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等活动;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于是元宵节活动便更加丰富多彩。
元宵灯会的热闹非凡与我国古代的宵禁制度密不可分。为了维护城中治安,我国自周朝开始就实行宵禁,夜间自由出行对普通男女而言,几乎是一种奢望。一年之中,只有元宵节才破例让百姓彻夜狂欢,特别是古代深闺中的女子,平日受到礼教约束,唯有这天才能结伴赏灯夜游。元宵之夜为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提供了邂逅的良机,将最浪漫的时光定格在元宵之夜。因此,古代不少写元宵节的诗词,都与情恋有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
从2000多年前的西汉开始,年年元宵夜。让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并非星海般璀璨的灯火,而是心头那幽微、旖旎的情思。那些藏在古诗词中的绝美意象,大多关乎爱情,惊艳了时光,也触动了心灵。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