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瑕的,人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即使是再有才能的人,也会有他的缺点和弱点,而就算再平庸的人,也会有他的优势和长处。这就是所谓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会不会用人,能否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回避他的短处,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就成为衡量领导者能力的重要标准。
01 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优秀的领导者都具备这样的能力。
舜帝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才能,交给他们不同的任务,让他们能够建功立业,大放异彩。
汉高祖刘邦充分利用了萧何、张良和韩信在治国、出谋划策和带兵打仗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代名臣和良将。
宋太祖赵匡胤在用人时采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的方法,给他们充分自由,使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即使在下属犯了错误时,也会根据具体情况从轻处罚。因为每个人才都得之不易,不应该为了一点小事而放弃他们。
曾国藩也是一个十分会发现人才、利用人才的人。他平时接见人时不多说话,只是默默地观察对方的一言一行,等对方走后,他再记下来,并分析此人的优劣长短。
他在见到江忠源后评价道:“这个人气度非凡,是一个有血性的忠义之士,是可以为了节烈而牺牲的人。”
后来江忠源在担任安徽巡抚时,坚守庐州,最终死在太平军手下,血战沙场。
他还十分善于发现一个人的优势所在,例如他在信中评价陈筱浦,说他擅长盐务,而不太擅长军事和吏事。
所以,把人才放在适合他能力的位置上,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他的作用。
02 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
曾国藩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择、培养和使用。他在识人、用人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致澄弟沅弟·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中,曾国藩就指出弟弟在用人上的不当之处,并谈到正确的用人之法。
“督抚本不易做,近则多事之秋,必须筹兵筹饷。筹兵,则恐以败挫而致谤;筹饷,则恐以搜括而致怨。二者皆易坏声名。而其物议沸腾,被人参劾者,每在于用人之不当。沅弟爱博而面软,向来用人失之于率,失之于冗。”
他在分析形势后,谈到了当官的不易,并毫不客气地指出了曾国荃在用人上过于草率,过于冗员。
“以后宜慎选贤员,以救率字之弊;少用数员,以救冗字之弊。位高而资浅,貌贵温恭,心贵谦下。天下之事理人才,为吾辈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勿存一自是之见。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二者本末俱到,必可免于咎戾,不坠令名。”
他劝弟弟在用人上要谨慎选人,不要轻率,要少用人,不用冗员,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这样才能免遭灾祸,不损坏名声。
03 培养人才的四种方法
在《谕纪泽纪鸿·人但有志气即可奖成之》中,曾国藩指出:“余所见将才杰出者极少,但有志气,即可予以美名而奖成之。”
人只要有志气,不懈努力,就一定会名扬天下,美名远播。
曾国藩结合自己多年的亲身经验,总结出了四种培养人才的方法,即教诲、甄别、保举和超擢。
他十分重视对下属的教诲,当将领来拜见他时,他都会抽出时间亲自与他们谈话,并不厌其烦地告诫他们,要报效祖国,同时不能扰民。既要爱国,又要爱民。湘军所取得的赫赫战功,与曾国藩对官兵们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
他特别擅长甄别人才,及时发现每个人的长处,了解他们的短处,扬长避短,努力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曾国藩很懂得鼓励和激励下属,总是积极地保举和提拔下属。他认为评价一个人不能太过严格,更需要给予其一定的奖励。
一个人如果只有中等才能,多给他奖励和鼓励,他就可能成为优秀人才;而如果一味地贬低斥责,不给他施展才能的机会,那么这个人就会慢慢变得平庸。
曾国藩建立了一套奖励机制来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例如用丰厚的赏赐来奖励作战的官兵,用名望和地位来赏赐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幕僚。
正是因为曾国藩有着超凡的用人才能,才使得后来的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04 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君子之交
左宗棠和沈葆桢都是曾国藩手下的得力干将,深得曾国藩的赏识,但他们都与曾国藩有着很大的矛盾。
曾国藩与左宗棠原本互相钦佩,但由于攻破金陵之后放走幼天王和忠王的事而闹翻,两人从此绝交。
沈葆桢曾经受到曾国藩的重用与推荐,但由于截留饷银的事受到曾国藩的严厉处罚,也与曾国藩绝交了。
曾国藩对这两人有着很深的恨意,直到去世时都未曾与左宗棠进行私人往来。
但曾国藩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他认为父辈的恩怨不应该牵涉到下一代,因此嘱咐后辈不要对左宗棠和沈葆桢有任何偏见。
在《谕纪泽·变柔为刚,化刻为厚》中,曾国藩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尔禀气太清。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余字汝曰劼刚,恐其稍涉。”
意思是说:气质过于清,清就性格柔弱,只有树立高贵而且坚定的志向,才可以化柔弱为刚强;过清则易刻板较真,寡情薄恩,只有扩大心量,闲适胸怀,才可以化刻板为仁和宽厚的气度。
曾国藩要求儿子们要做到志趣高坚、胸怀宽广,变柔弱为刚强,化刻薄为敦厚。
“余于左、沈二公之以怨报德,此中诚不能无芥蒂,然老年笃畏天命,力求克去褊心忮心。尔辈少年,尤不宜妄生意气,于二公但不通闻问而已,此外着不得丝毫意见。”
尽管曾国藩对左、沈二人心存芥蒂,但却要求儿子们对他们不得有任何偏见。
事实上,左宗棠的心胸更加宽广。曾国藩去世之后,左宗棠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悲痛之情,并让儿子在途经湘乡时前去吊唁。
左宗棠对待朋友的后人也十分有情有义。在做两江总督时,对曾国藩最小的女儿曾纪芬的丈夫很好,还经常问起曾纪芬,希望她前来拜见。曾纪芬也曾经到过左宗棠的官署,不过正赶上左宗棠外出办公。
曾国藩去世之后,左宗棠屡次请她前往,都未能实现。后来左宗棠特意下令打开中门,让曾纪芬坐着轿子直到三堂,并与她相见。
左宗棠问曾国藩的出生年份,得知他比自己年长一岁,于是让曾纪芬认自己为叔父。
如果曾国藩地下有知,得知这些事情后,一定会消除对左宗棠的怨恨。两人也一定会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君子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