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听人讲,懂得概率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我按不住好奇。
翻出教科书,扑面而来的符号,又令人心生畏惧。
我一次次止步。
怎么办,面对汹涌的知识洪流,要到达彼岸,我需要一苇轻舟。
翻开《超越智商》,斯坦诺维奇给了我线索:概率计算规则中最重要的就是遵循贝叶斯的规则。
学习聪明人的思维,从贝叶斯开始。
贝叶斯
贝叶斯何许人也,他是18世纪的英国人,本职工作是神父,业余研究数学,但是你别看他业余,他在数学历史上是里程碑式的人物。
贝叶斯的贡献是,发现了如何计算主观概率。
概率还分主观和客观?
课本上的概率一般都是客观概率,如「假设袋子里面有 100 个白球,100 个黑球,你伸手进去摸一把,摸出黑球的概率是多大」。傻子都知道,50%的概率。
但是实际生活中,问题往往相反:「如果事先并不知道袋子里面黑白球的比例,而是闭着眼睛摸出一些球,观察这些取出来的球的颜色,我们可以对袋子里面黑白球的比例作出什么样的推测」,这是主观概率。
贝叶斯认为,你可以不需要客观证据,而是先估计一个值(先验判断),然后根据实际结果不断修正,得到后验判断。
( 公式供赏阅,不深究 )
贝叶斯定理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在生活中大有可为。
要知道,这个世界绝大部分时候,信息是不完备的,我们根本不知道外界世界是怎么样的,好比我们不知道袋子里有多少个球,我们能凭借的只有主观估计。
我们只能先猜,比如说50%的概率是白球。好,那先摸一个出来,如果发现果然是白球,那就说明这里面是白球的概率提高了,所以你把50%往上提一点,比如说提到55%。再摸一个,还是白球,说明这个概率进一步提高,再提,60%;再摸一个,黑球,好,可能没有60%那么高,降了一点。
这就是贝叶斯定理,你要根据新证据,持续地更新预测,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相。
从计算到直觉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贝叶斯也不是很难,不就是步步为营,不就是知错能改么。
生活的吊轨之处在于,即使明白了道理,你也未必能做到,
我尝试换一种问法。
「如果事先并不知道袋子里面白红球的比例,而是闭着眼睛摸出一些球,观察这些取出来的球的颜色,里面有十个红球,请问袋子里是白球多,还是红球多」。
( 请不假思索,给出答案 )
正确答案是:无法判断。
仅仅知道红球的数量,并不足以计算,因为缺少了白球的数量。如果红球是支持性证据,那另一侧的白球,则称为「备择假设」,也就是「另一个选项」的意思。
在生活中,备择假设无处不在,「买」的备择假设是「不买」,「有效」的备择假设是「无效」,「靠谱」的备择假设是「不靠谱」。
但现实里,我们往往会选择性失明,忽略这些选项,就好比看到了红球,就忽略了白球。
但题目还没完,接着再问,「如果又知道了里面有十个白球,请问袋子里是白球多,还是红球多」。
答案依然是:无法判断。
对概率的认识是连续的,你得预先做点估计,再来考虑证据。
比如,你可以先假设红球和白球大致一样,再考虑收到的证据。这个忽略的预先估计,称为基础概率。
斯坦诺维奇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理性的概率信念,并不是考察其精深的计算能力,而是判断其思维是否遵循特定的原则。而这些「无法判断」则就是贝叶斯教给我们的思维原则。
生活中,往往当拿到一个支持性证据,就忍不住得出结论。就像看到了红球,就认为红球多。贝叶斯的原则是理性的思考,先喊停,多想几步。
你要识别备择假设,判断这个支持性证据是不是值得采纳吗,比如 新证据中红球是不是比白球更多,如果不是,就不该采纳。
最近常见这类新闻:一种药物问世,治愈了N名病人,请问你觉得这个药靠不靠谱?
不要因为这个支持性证据就简单下判断,我会考虑备择假设是什么:如果不用这个药,治愈了多少病人。也许明明没有用药,治愈率也不低。
理性思考时,不轻信,不放弃,兼听则明。
你还要估计基础概率,如果没有这个证据,你的估算是什么?有没有忽略的背景信息?
再做个练习:如果一本书在豆瓣评分是四星,请问是好书的概率是多少?是不是觉得概率不低呢。
我会这么思考,好书比坏书更有可能得到四星,证据是有效的,这时候我感觉好书概率在一半以上,别着急。
看看背景信息,豆瓣上一共有500多万本书,如果有10W本是好书的话,基础概率只是2%,这才是思考的起点。
回到这个非常低的起点,哪怕四星的证据翻番了概率,也不到5%,二十本中才有一本好书,是不是和直觉很不一样。
单纯依赖证据,容易被割韭菜,理性的人用更多的角度来判断,方能火眼金睛。
生活中的预测,会不断犯错,贝叶斯告诉了我错在哪里,教会了我如何去改,这对于提升预测能力是必须的。
理性的人拥有一种直觉,你不是只听到别人说了什么,还要关注别人没说什么。
从小工到大厨
学完了贝叶斯,你离理性人生,还有多远?
哈佛认知科学家 戴维·珀金斯在《出类拔萃的IQ》写到,我们可以将心智同计算机做一番比较,心智程序可以比作心理的软件—在你的心理中运行的程序,能够运用储存在你的记忆中的数据资料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比如烹饪,心智程序就像是厨房用品、锅碗瓢盆、刀叉勺铲、打蛋器和开瓶器,它将有助于人们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烹制出美味佳肴。
从小工到大厨,你需要趁手的炊具。理性的人生,是选择好,拒绝坏的。
心智程序是思维的工具,有些是好的,提高了理性,贝叶斯无疑位列其中。
成为一名理性的人,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需要大量其他技能,比如经济学、统计学、临床医学、实验心理学带来的启发。
这些后天习得的理性技能,称为心智促进剂,并不是说每一种都要学,条条大路通罗马,挑选些适合自己的,都能帮助到你。
但也有些心智程序,类似病毒程序,抑制了理性,这些统统都要远离,哪怕一条漏网之鱼,也会造成问题。
比如最近,社会上谣言四起,背后的阴谋论是典型的理性抑制剂,如果发现自己容易中招,赶紧补补课。
你我深受环境影响,看到好的东西自然会学习,坏的东西接触久了,也会不自觉地跟随。
你不需要时时刻刻保持理性,但仍要养兵千日,持续学习,在紧要之时,理性才让你心有笃定。
如哥大教授 拉瑞克 所说:理性的终极标准有可能取决于你使用的工具。
从贝叶斯到理性人生
贝叶斯是个人名,贝叶斯也是条定理。但在谈论贝叶斯定理时,并不是说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应该随时记起公式。
你只需要对「贝叶斯」有感性认识,在解决问题时有「贝叶斯直觉」就足够了。
不忽略备择假设,兼听则明,不是只听到别人说了什么,还要关注别人没说什么。别跳过基础概率,先入为主,在日常中做出接近真相的估计。
你不需要每次都计算具体数值,你只需知道有些信息压根不足为信就可以了。
斯坦诺维奇说,我们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人们不擅长反向思维,而好消息是这种心智程序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获得的。
聪明人只有学会正确的思考,才会表现优异,生活是最好的修炼,贝叶斯则是筑基的秘笈。
超越智商,用理性掌控生活,成为真正聪明的人。